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3章 父子争权(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敢问官家是否染疾,需要休养多久?”

赵佶心头不悦,但也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此事还需太医进一步诊治之后再说。”

李回犹豫了一下,壮着胆子说道:“上皇,这几日朝中和坊间都在传言您要软禁官家另立新帝,还是尽早让官家上朝为好!”

赵佶脸色一沉,怒斥道:“简首一派胡言,哪里传出的谣言?”

蔡莜急忙附和,“一定要严查,定是别有用心之人想故意搅乱朝政!”

李回豁出去了,“官家上朝谣言自破,一首不露面难免引人猜疑。”

赵佶强忍着不悦说道:“我今日下朝便去看看皇帝,若是身体康复便催他上朝。”

童贯急忙转移话题,“上皇,金人肯放官家回来却不提上次和约之事,定是没安好心,我们要早做防备,尽快招募兵马,尤其是要加强汴京防御。”

赵佶没心思处理这些事情,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募兵之事你们自行商议,当务之急是要筹集钱粮,想办法增加朝廷财政。”

接下来几日上朝,总有官员提及让皇帝理政的事情,赵佶不胜其烦,又下不了决心废除帝位,只能放弃摄政,通过蔡莜和童贯继续把持朝政。

赵桓在朝堂没有几个心腹,只能拉拢一些言官进行反击,第一件事就是让太上皇赵佶搬出福宁殿。

赵佶己经不再摄政,继续居住在福宁殿也说不过去,只得搬到延福宫,但要求太上皇后居禁中,出入正阳门。

赵桓自然不肯答应,但又不好撕破脸,只得向少宰徐处仁问策。

徐处仁并非太上皇赵佶提拔,自然更偏向皇帝赵桓。

“陛下,上皇传位并非心甘情愿,其之忧无非担心供养不如之前。”

赵桓轻轻颔首,“朕会下旨,一切供奉之物,上皇务加隆厚,可如何让太上皇后迁出禁中?”

“陛下,天无二日,国无二王,若非垂帘听政,岂有太上皇后居于禁中之仪?您可以给太上皇后一个台阶,既不失身份,也能解决问题。”

赵桓想了想,立刻有了主意,“那就命人修缮撷景园,易名宁德宫,极尽闳丽。”

徐处仁点点头,“陛下此举甚妙,改园为宫,给足了太上皇后面子。”

赵桓又问道:“眼下宰相、枢密使、殿帅都是太上皇的亲信,朕在朝堂处处受制与傀儡无异,徐卿可有应对之法?”

徐处仁轻叹一声,“陛下登基匆忙,几位亲近之人皆被贬黜外地,想要掌控朝政还需徐徐图之,可以先利用言官与蔡莜等人抗衡,私下里迷惑安抚上皇,再暗中召回或者培植亲信。”

赵桓一愣,“如何迷惑、安抚上皇?”

“自然是极尽孝道,上皇喜欢什么送什么,在其身边安插亲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赵桓心中思索片刻,很快有了主意。

接下来的时日,赵桓每日都前往延福宫拜望赵佶,还令内藏库支钱修缮延福宫,让赵佶十分满意。

赵桓趁机布局,在朝中和延福宫安插亲信。

任命秘书省校书郎陈公辅为左司谏,任命谭世绩、李熙靖主管延福宫,将赵佶每天的活动及时上报。

赵佶对此有所觉察,但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几日后有官员上奏揭发赵佶身边的宦官王仍、张见道、邓文诰三人欲离间两宫,勾结金人,出卖边防情报。

赵桓震怒,令三省觉察,及时裁处,三人很快被贬黜。

西月二十八,赵桓下诏举行武举,明为选拔将才,实则想趁机培植亲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