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有人找事(第2页)
“听说你这几日在田庄弄出了一个。。。。助农贷?月息只有两分?”
“回禀爹爹,确实有这么回事,我见佃户们生活困苦,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免了他们的债,低息借钱让他们积极从事农耕,如此也可让王府有长远产出。”
“官府月息西分或五分,你月息却只要两分,是何缘由?”
“爹爹,我此举一来是为佃户减负,让他们能安心耕种,日后收成好了,王府收益也会增加,二来这两分月息虽低,但借贷之人多了,总体收益也不算少。”
赵佶有些疑惑,“若是为了收益,为何不与官府一致,利息提高至西五分?”
“爹爹,我去庄子上了解过,佃户们生活艰难,每日辛勤劳作只能勉强吃饱肚子,若遇上灾荒连饭都吃不上。”
“西五分利息对佃户们来说太高了,不吃不喝恐怕连利息都还不上,若能以低息助他们度过难关,他们日子好了,对朝廷也是好事,可以防止流民出现,何乐而不为?”
赵佶神色舒缓,轻轻点头,“此话倒也有几分道理。”
赵楷试探着问道:“爹爹,是不是有人在您面前说了些什么?”
赵佶也没有隐瞒,“你的事情己经传到那些御史们的耳中了,有说你肆意敛财,有说你与官府争利,还有人说你觊觎太子之位。。。。”
赵楷心中一惊,急忙躬身道:“爹爹,我。。。。”
赵佶神色平淡,“三郎莫慌,你的秉性我很清楚,说你觊觎太子之位纯属无端猜测,不过。。。。助农贷的事情很可能会影响官府交子务的收益,朝臣们恐怕颇有微词。”
“爹爹,我手中本钱有限,助农贷只在自己的田庄试行,借贷金额一般都是几贯左右,对交子务影响不大,那些颇有微词之人,恐怕本身就是钱民或行钱,月息五六分甚至七八分,简首就是剥削百姓。”
赵佶眉头微皱,“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助农贷?”
“孩儿是受了青苗法的启发,不过助农贷比青苗法要完善得多,如果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定能为朝廷增加不少财政收入!”
赵佶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目前朝廷的财政状况十分紧张,正绞尽脑汁增加收入,怎么可能会降低利息?
“这件事情绝对行不通!当初朝廷推行青苗法的时候,就己经引起了很多争议和反对,如果再贸然推行助农贷,恐怕会引发更大的混乱和动荡!”
赵楷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却不想轻易放弃,继续劝说道:“爹爹,百姓生活艰难,如果朝廷能够以低息贷款的方式帮助农户,不仅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还能促进农业发展,长期下去税收自然也会增加!”
赵佶微微点头,似乎有些心动。
“这件事情我会再仔细考虑考虑,你既然身为皇室子弟,做事就应该以天下苍生的利益为重,千万不能因为一点小利而失去了大义,被人抓住把柄!”
赵楷连忙点头,恭敬地说道:“孩儿一定会谨遵爹爹的教诲!”
“还有几日便是殿试,你好好准备准备,田庄和皇城司的事情暂时放一放。”
“孩儿遵命!”
赵楷闻言一愣,考前是该温习温习功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