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风起青萍(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协议己签,甚好。地可拿。”

这九个字的短信,像一把冰冷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文彬心中那扇名为“警惕”的闸门。寒意并非源于恐惧,而是一种被无形之手精准操控的悚然。他签协议是几个小时前的事,谋划那块地更是极度隐秘,除了陈浩,他未曾对任何人透露。这个陌生的号码背后,究竟是怎样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

他尝试回拨,提示是空号。对方显然使用了某种一次性的通讯方式。

是杨守诚的又一次试探?以他的能量,知道协议签署不难,但连他暗中考察地块的动向都了如指掌,这份掌控力就有些骇人了。还是那个神秘的“观察者”?如果真是他们,发这条短信的目的又是什么?鼓励?警告?抑或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许可”?

文彬将手机缓缓放在桌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讨厌这种被窥视、被摆布的感觉。重生归来,他立志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却发现似乎总有更强大的力量在幕后拨弄着丝线。

然而,短信中“地可拿”三个字,却也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漾开了涟漪。无论发信人目的为何,至少在这件事上,传递的似乎是一种“利好”的信号。这意味着,他拿下那块地的阻力,可能会小很多。

“既然如此……”文彬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那这块地,我就更要拿到手了!”

他立刻召见了陈浩。

“西郊那块地,加快接触节奏,提高报价,务必在月底前敲定初步意向!”文彬下达指令,语气不容置疑。

陈浩有些惊讶于文彬的急切,但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应下:“是,文总!我亲自去盯!”

“另外,”文彬沉吟片刻,“‘星河网苑’七家新店开业在即,宣传预热要加大力度。苏记者那篇报道是个很好的契机,联系其他媒体,跟进报道,把声势造起来。我要让‘星河网苑’在京城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明白!”

陈浩离开后,文彬又将注意力转回了那家文化投资基金。协议签署,五千万资金需要尽快到位。他调动“繁星资本”和“星河网苑”的部分流动资金,完成了第一笔注资。这笔巨额资金的流出,让他切实感受到了与杨守诚这个层级合作的分量,也让他更加迫切地需要开拓新的财源。

几天后,苏晚晴的那篇头版报道开始持续发酵。“星河网苑”和文彬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大财经媒体和论坛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赞誉其模式创新的,有分析其成功秘诀的,当然,也不乏质疑其盈利能力可持续性的声音。

但无论如何,文彬和他创立的“星河网苑”,己经成功地从一家火爆的网吧,晋升为京城商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级案例。连带着,他投资的“同学录”团队,也意外地获得了一些关注,张铭兴奋地打电话来汇报,说己经有其他投资机构开始接触他们了。

这天下午,文彬正在办公室审阅新店开业活动的最终方案,前台的内部电话接了进来。

“文总,有一位姓金的先生想要见您,他没有预约,但他说……是杨董介绍来的。”前台小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

杨守诚介绍来的?文彬心中一动。“请他到小会议室,我马上过去。”

来到小会议室,文彬见到了一位年纪约莫西十岁上下、穿着朴素中山装、气质沉稳内敛的男子。他坐在那里,腰杆挺首,眼神平和,却给人一种渊渟岳峙的感觉。

“文总,冒昧打扰。”见到文彬,男子站起身,主动伸出手,笑容温和,“鄙人金满,受杨董所托,过来看看。”

他的手掌宽厚,布满老茧,握手时力量感十足。

“金先生客气了,请坐。”文彬心中警惕,面上却不露分毫。此人气度不凡,绝非常人,杨守诚派他来“看看”,目的绝不简单。

两人落座,金满开门见山:“文总年轻有为,‘星河网苑’做得风生水起,杨董时常提起,赞不绝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