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疑云密布与基石初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文总……您……您说的是真的?”张铭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我从不开玩笑。”文彬神色认真,“但我有条件。第一,股权结构必须清晰,我会派财务人员介入监管。第二,技术研发方向必须由我把控。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目光锐利地看着张铭等人,“保持你们的初心,做好‘真实社交’,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迷失方向。如果你们同意,下周就可以签协议。”

“同意!我们完全同意!”张铭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其他成员也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和兴奋。他们仿佛看到了梦想照进现实的曙光。

投资“同学录”,是文彬在互联网领域布下的一颗重要棋子。他深知社交网络在未来巨大的能量,即便这个项目短期内无法盈利,甚至可能失败,但其积累的经验和团队,对他未来的布局至关重要。

处理完投资事宜,文彬又将目光投向了京城悄然变化的城市格局。他指示陈浩,加快对那几个潜力地块的接触和谈判。其中一块位于未来地铁枢纽附近、目前还是一片老旧厂区的土地,引起了文彬的极大兴趣。他预感到,这里将是“繁星资本”在房地产领域打响的第一枪。

然而,就在他准备亲自去考察那块地时,刘生那边传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文生,我们查到一些关于那个加密电话的线索。”刘生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号码是通过境外服务器层层转接的,无法追踪源头。但是,我们监听到赵天雄那边的一些碎片信息,他们好像……也在查这个电话的来源。”

文彬的心猛地一沉。

赵天雄也在查?这意味着,那个电话既不是赵天雄打的,也不是杨守诚?而是……第三方势力?

这个第三方,是敌是友?那句“小心您身边的人”,究竟是善意的警告,还是挑拨离间的毒计?

疑云,愈发浓重了。

就在文彬试图理清这团乱麻时,一个他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人,主动联系了他。

杨守诚的秘书,那位平头男子,首接将电话打到了他的办公室。

“文先生,杨董让我问您,对参与一家即将成立的、专注于文化传媒产业的投资基金,是否感兴趣?”

文化传媒产业投资基金?文彬立刻想起了自己在深市时,对杨守诚提及的关于娱乐文化产业的“远见”。杨守诚这是要将他的“首觉”付诸实践?还是借此机会,将他更深地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上?

文彬没有立刻回答,反问道:“杨董希望我怎么做?”

“杨董说,如果您有兴趣,他可以为您保留一个有限合伙人的席位。初始认缴额度不高,五千万。但需要您……提供一些关于未来文化娱乐产业发展方向的、更具体的‘想法’。”平头男子的话语滴水不漏,但意思却很明确——杨守诚既要他的钱,更要他那“珍贵”的首觉。

五千万!还要更具体的“想法”!

文彬握着话筒,手指微微用力。他知道,这又是一个抉择的时刻。加入,意味着更深入地进入杨守诚的圈子,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庇护,但同时也可能彻底失去独立性,甚至暴露更多不该属于这个时代的“先知”。不加入,则可能错失良机,甚至引起杨守诚的猜忌。

他沉默了片刻,对着话筒,缓缓说道:

“请转告杨董,我很感兴趣。具体细节,容我考虑两天,再给您答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