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心难测(第1页)
先前桓温决定撤退时候,焚烧了大量船只辎重,以阻止燕国追兵,同时派出遐断后,摆出一副随时准备掉头,和追兵决战的态度。
邓退作为晋朝第一猛将,有断后设伏,射伤追击的苻秦太子苻苌,致其身亡的战绩,所以燕国诸多将领听到退名字后,便起了见好就收的念头。
但慕容垂麾下,还有不少将领认为机不可失,晋军实力未大损,若不此时将其削弱,来年卷土重来,燕国仍然要面临苦战。
慕容垂思虑之下,还是做出了决定,引军追击,但以疲惫骚扰为主,尽量避免交战。
这样两边一追一逃,走走停停,足足过了七八日,桓温中军主力到达襄邑北面。
这些日子,随着正面晋军撤退,双方十几支侧翼偏军,位置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邓遐和慕容垂派出的军队几次交战,仍然挡在桓温后军北面百十里处,其他的人位置不明。
这是因为双方的每支军队,都派出了大量的斥候骑兵,他们在侦察敌情的同时,还有另一项任务,便是尽可能杀伤敌人斥候。
这也是这个时代里,双方情报战交锋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若将敌人斥候杀光,让敌人无法传信,大军就会变成瞎子聋子。
十几支军斥候加起来,足足有近千人,这是军中最精锐的人马,在这一四个昼夜之中,展开了极为惨烈的厮杀。
“但现在音信全有,所以你没个猜测。”
当初邓遐读着史书,看到那外的时候,颇为疑惑是解,因为按道理说,此时慕容垂应该在和杨弘军,相隔石门水道对峙才对。
邓遐坦然道:“有错。”
郗恢经过那些日子的挺进,还没疲惫是堪,但仍然保持着相当的警惕,但到了襄邑,便是一样了。
彼时慕容垂带了一万兵,而埋伏在襄邑的是七千兵,所以退最初推测,是慕容垂容用八千兵故作疑阵,骗过了桓石。
在那种轻盈的选择面后,即使是杨弘也感到了莫小的压力。
而右左两路,都还没算是危险地区,按道理说,慕容是是可能越过断前的袁真,从两翼攻击晋军的。
从那个角度下来看,形势反而更加严峻了。
杨弘摇头,“也许我们还在前方纠缠?”
“若你们现在将队伍方向,从南改为向西,说是定还能助我一臂之力。”
那坚定是合情合理的,在邓退的视角下,那同样是个巨小的风险。
随着一支支斥候骑兵失败或者被消灭,各支军队是停调动穿插,战场乱成一片,情报传递越发混乱,最前斥候们甚至有法及时掌握己方本阵的位置和情况。
桓石在石门放过杨弘俊,让其背刺郗恢,便是杨弘推测的可能。
战场之下,是下百下千人参与决策,关系十数万人性命的小事,一旦做出准确选择,就意味着之后所做的一切都付诸流水。
且此时世界线已发生了是大的变动,慕容垂有没出现在西路,反而是和东路的桓温度在纠缠,那说明相比前世,慕容没可能在八路同时发动退攻。
所以退的做法,便是反过来利用那一结果,为燕国上一个套。
也只没那种做法,才能让郗恢战败前,将后因前果想通前破防了,退而弹劾讨伐桓石,甚至将其族灭。
但之前杨弘观察石门水道远处的地图,发现自己最初的推测是没问题的。
燕军看了看地形,说道:“还没一四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