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番外正文后续(第6页)
当年丁升考中秀才功名后,中举不得,便安生留在县城里当了个教书先生。
兢兢业业,口碑甚为不错。
有这样可心的儿子,丁威和喻石榴也深感欣慰。
老两口现今日子也过得滋润,一个时不时去木匠工坊里转上一圈,提点提点徒弟们,偶尔亲自动手做点贵客与老主顾专门定下的物件。
喻石榴则多年如一日,帮着温野菜打理着酒楼生意,算是温野菜的得力臂膀。
马车辘辘前行,一个多时辰后便到了地方。
丁升行了礼告辞,自去学生家里寻其长辈,喻商枝则和温野菜互相搀扶着,领着一干随行的仆从,往秦老郎中长眠之处行去。
过往多年,每逢清明、中元、寒衣这等日子,喻商枝都没断了给秦老郎中烧纸。
就是能过来的次数不多。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秦老郎中的坟头看着齐整,显然是仰赖其在世时有份好口碑的缘故,村里人常来洒扫、添土。
喻商枝奉上祭品,亲自上了香,磕了头。
这一次过来,兴许就是这辈子最后一回了。
不管怎么说,这位老前辈都值得敬重。
离了半坡村,重新上了马车,转道走回熟悉的大路。
映入眼帘的斜柳村,处处还是旧时风物。
村口的大柳树老当益壮,年年垂下万条绿绦。
只是村子里,差不多再也寻不到什么熟悉的故人。
像是许家因着许淼的缘故,早就迁居寿安,于城里买了宅子。
白屏靠着和胡大树积攒的银钱,后来从喻商枝和温野菜手里盘下了一部分澡豆生意,建了工坊,在镇上开了铺子。
付家一家,现在是鱼塘养殖的大户。
岳哥儿早就不当猎户了,他跟着兄嫂一道,在周围的村镇里承包了不少鱼塘,把水产销往了整个詹平,乃至外府。
还有杜果。
大约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他二十五岁往上的时候,几乎都已决定要和韩六子去城里慈幼局领养一个孩子了,肚子却突然有了动静。
十月怀胎,诞下一个虽有些瘦弱,却着实健康的小子。
后来他俩的儿子继承了韩六子杀猪的手艺,去镇上开了肉铺,有了孩子后,就把二老接去凉溪镇享福了。
虽说寻不到什么人叙旧,也不打扰夫夫二人踏春的兴致。
隔天上山在温永福和乔梅的坟前敬了香,烧了纸,洒扫一番后来重新修葺后,已十分气派的墓碑,两个手牵着手,又在山里走了走。
随行的丫鬟和小厮都默契地落后了一丈远,前行无声,没有半点打扰。
行至熟悉的山溪,流水潺潺,游鱼嬉戏。
两人不禁比划起来,以前在何处摘过果、采过药、挖过笋子……
“你还记不记得那对黑熊母子?”
温野菜冷不丁地提起这一茬,惹得喻商枝哑然失笑。
“当然记得,那时候……”
他们说着记忆犹新的旧事。
恍觉不知不觉间,已然相守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