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彷徨(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过也真够拼的,暑假就没见你出过琴房。。。林教授也太狠了。。。”

这句带着抱怨的低语,在即将转身离开的陈雨薇心中荡开一圈极细微的涟漪。

她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那双一贯平静无波的眼眸,再次投向靠在墙边的江临舟。

这一次,目光里不再是纯粹的漠视。

一丝极淡的、转瞬即逝的困惑在她眼底深处掠过。

林哲远对这种近乎原始力量的高度肯定,与她所追求的,似乎是两个维度的评价标准。

而李锐那句“暑假就没见你出过琴房”的低语,更是让她对这个印象中散漫的同班同学,产生了一丝难以名状的、带着审视的探究。

那份震撼全场的“意志”,原来并非凭空而来?

江临舟对周围的议论置若罔闻。

他抬手,轻轻按了下李锐紧绷的手臂,低声道:“谢了。”

然后,他的目光越过人群,投向陈雨薇刚刚离开的方向,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我需要静一静。想想她刚才弹的。”

说完,他不再停留,拨开人群,独自一人离开了喧嚣的后台,将那些争议、惋惜和不平都抛在身后。

夏末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拂着他汗湿的后背。

通往旧琴房区的林荫道上很安静,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

然而,他的脑海中却一点也不平静。

《水妖》的旋律碎片,如同顽固的幽灵,在他颅内反复盘旋:

那开篇如同遥远天际滴落、坠入古潭的冰凉水珠,清透得不染尘埃。

随后是水妖在幽暗深流中游弋、歌唱的摇曳音群,每一个音符都像包裹着一层流动的、折射光线的水膜。

还有那描绘月光穿透不同深度水体、变幻出奇异光影的色彩性和弦,朦胧、神秘又层次分明。

这些片段,代表着一种他从未真正理解、更从未尝试驾驭的音乐魔法。

对声音极致精微的控制,对色彩变幻莫测的捕捉,对意境深邃悠远的营造。

他下意识地抬起右手,在空气中模拟着《水妖》中某个需要蜻蜓点水般轻盈触键的动作。

指关节灵活,肌肉有力,重生带来的健康双手在物理上毫无阻碍。

然而,一种深刻的陌生感和隔阂感却油然而生。

他的力量可以凝聚成重锤砸下,发出雷霆之声。

却难以像陈雨薇那样,将力量精细地拆解、控制,化作无数微小的粒子,让它们在琴弦上跳跃、流淌。

编织出如梦似幻的光影。这种发力方式的根本差异,这种对音乐美学追求的截然不同,才是横亘在他面前的鸿沟。

推开那间熟悉的7号旧琴房的门,熟悉的消毒水味、旧木头味和淡淡的活络油气息包裹了他。这里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剩下绝对的寂静。

他没有走向钢琴,而是径直来到角落的书桌前,打开了那本承载着他所有野心与规划的厚重计划本。

昏黄的台灯光线下,纸张泛着柔和的微光。

他翻到记录“星河杯校内初赛”的那一页,拿起笔。笔尖落在纸面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沉稳而冷静:

技术失误:

左手八度下行尾部,降A小七和弦-指尖未吃稳,音色飘忽,共鸣不足。

中段转调过渡音群(降E->G小调)-颗粒感缺失,跑动模糊。

结尾强力和弦前:F八度准备音-抢拍。

评委核心批评:过度依赖爆发力,音色层次单一,缺乏细腻变化与色彩。

写完这些,他停顿了片刻。

然后,他缓缓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