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的进阶(第1页)
自那本深蓝色的画册出现后,易小天周遭的寂静性质改变了。
不再是空转待机的嗡鸣,而是一种深水区般的静谧,表面无波,深处却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暗流。
他不再长时间凝视虚空,而是常常对着那本摊开的蓝色画册,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指尖偶尔会极轻微地摹仿着书页上的某条曲线,或某种排线方式。
严序给他的新画具,他始终没有碰。
那本旧素描本也闲置在一旁。
他似乎完全沉浸在了对另一种视觉语言的解读和消化中。
严序并不催促。
他照常工作、点外卖或亲自煮面、整理档案,只是偶尔会将一杯温水或一份切好的水果放在易小天触手可及的地方。
有时他会察觉到易小天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带着一种细微的衡量般的专注,仿佛在将他与画册中的某个抽象概念进行比对。
这种沉默的研习持续了数日。
直到一个雨夜。
窗外的雨声密集而均匀,敲打着玻璃,形成一片白噪音般的背景。
严序正在审核一份复杂的资金流水报表,台灯的光晕是他领域中唯一清晰的核心。
忽然,他听到极其轻微的“窸窣”声。
他抬起头。
易小天终于打开了那个素色的棉麻画具袋。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近乎仪式般的郑重。
没有挑选那些型号各异的崭新铅笔,而是拿出了那支他用惯的已经短了一截的HB铅笔。
然后,他抽出了一张新素描纸,克数更重,纹理更细腻的那种,铺在茶几上。
他没有翻看严明的那本蓝色画册,也没有看任何东西。
他只是低下头,握着铅笔,悬在纸面上空,静止了很长一段时间。
雨声填充了这段空白。
然后,笔尖落下。
不再是之前那种打印机般的、从左上角开始的精确复刻。
这一次,他的起笔在纸张中央偏下的地方,是一条干净利落却又带着微妙颤动的长直线,仿佛在确定一条中轴线,或是一个起点。
接着,线条开始分支、转折、交错。
严序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无声地注视。
易小天画的不是具体之物。
没有场景,没有人物,没有记忆中的碎片。
他画的是“结构”。
是某种内在的、看不见的架构。
线条构建出如同神经丛般的网络,又像是精密仪器的内部导管。
某些节点被反复加深、强调,形成黑暗的小核心。
另一些区域则用极轻的排线营造出朦胧的光晕感。
线条本身也有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