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6拉扯(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另外几人连忙点头附和。李管事放心了,悄声告诉几人一件秘事。

原来张府之所以大张旗鼓寻野猪头,目的除了风光贺寿外,还有压另一财主赵家一头。

张赵两家是岭安府的大布商,同行是冤家,两家为着铺子、货物、绣娘等等事起了不少摩擦,可谓是积怨已久。

但要说彻底撕破脸,还是一月前,两家前后脚找了关系、使了银子想跟岭安府通判结成亲家。

然而那通判家到婚龄的哥儿只一个,通判大人在几家里摇摆一番,最后定下了赵家。

这几日赵家就要下聘了,张老爷咽不下这口气,恰逢老太爷大寿,便打定了主意要挣回面子来。

这不,下聘时为表对女子哥儿的看重和对亲家的感谢和补偿,讲究的男方家便会备上猪、牛、羊三牲之首,其中以野猪、水牛、山羊最是好。

三牲之首越大、越威风,便代表男方家越重视。然水牛和山羊好寻,够大的野猪却不好猎。

这厢李管事秘语完两家阴私,便教沈川等人将野猪头卖到赵家去。赵家不愿也不敢在聘礼上出了岔子,虽明面上没有声张,私底下肯定也在相看。

李管事:“只是赵府管事人抠门得很,你们怕是卖不上高价……”

“这其中竟还有这种关窍,我们兄弟几个多谢李管事指点了。”

沈川有了想法,道完谢又低声道:“不过沈川想请李管事帮个忙,不知李管事方不方便……待事成之后,请李管事去酒楼喝酒去。”

“方便,方便得很!沈兄弟脑子可真灵光啊!”李管事听完后一改愁容,高兴地拍了几下沈川的肩膀。

一行人细细做了计划,便在此分开了。李管事回府一趟,沈川几人拉着猪头朝赵财主家走去。

这一片住的都是富商大户,是以不到一刻钟,几人就找到赵财主家。

照例在偏门敲了门,使了几个铜板跟赵家家丁表明来意,这家丁也没为难他们,利索地进府禀告去。

不消多久,偏门又打开,出来一个有些发福的管事,跟着主家姓赵,赵管事。

两边谁也不认识谁,赵管事敷衍地应了声儿,顾自看了几个来回,接着故意露出不大满意的神情来,摸着肚皮报了个价。

“十五两?不成,你这价报得太低了。”晓得对方想压价,沈川一口就驳了回去。

邵元得了信号,立马跟着说:“刚才那张家还出二十两,你赵家才给十五两,莫不是看我们是农家汉子故意欺辱人?”

赵管事不疾不徐地拍拍肚皮,缓缓道:“他张家是张家,我赵家是赵家,赵家就出这个价。既是做生意,小兄弟们性子不要这么急。”

“或者你们再折回去卖给张家?”赵管事料定几人是跟张家谈崩了,这才问到赵家来的,“我可是听说张家才出十三两银子。”

最近日子要买野猪头的也就张赵两家,赵家还没放出消息去,只托了几个猎户上山猎。他们却问上门来,多半是卖不出去才来的。

赵管事心里有把握,半点不怕人一气之下跑了,大不了再抬几百文价就是了。

沈川义愤填膺:“不卖了!你赵家太欺负人了!”

杨屠户也浮夸道:“算了沈兄弟,拿到我那儿去称斤卖也是一样的,你们有本事,这几两银子在山上一两日就赚回来了。”

邵元:“就是!大哥我们走,才不受这个鸟气!我宁愿拿去拼下肉来贱卖了!”

说罢就要去拉板车。柱子心虚,也演不来,连忙装着很忙碌的样子,收拾起猪头来,一副要走的样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