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第1页)
霜降时节,秋收已毕。
百姓忙于农收,官兵急于祛凶,以迎即将到来的祭祀。
天边一道金光闪烁,迅速落入陈塘关在外营地,休憩中的小兵不自觉看过去。
哪吒迅速从帐篷里跑出来,抬手接住乾坤圈,面上刚带起笑,迅速取下绑着的布,就注意到其他人的视线,顿时淡下脸来:“看什么?”
兵迅速挪开视线,假作没看到这一最近发生了不少次的“三公子收信”的景象。
鉴于皆目睹过哪吒年少但恐怖的武力,谁也没敢碎嘴。
军队里向来是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哪吒将乾坤圈随手套在臂弯,一边小心地撕起粘好的卷帛,一边往帐篷里走。
鹓初的生日在初冬之时。哪吒虽随兵在外,也约好会及时赶回去,但临走前要求她要记得给自己写信。
乾坤圈既能飞行又能护法,就充当了他们之间的信使。
哪吒不喜与李靖一同出门,却不屑于推卸责任。
对于有法宝在身又身怀仙术的人,他的作用不在于讨伐周遭蛮夷,而是处理凡人解决不了的妖邪。
过去这些事是金吒与木吒在做,如今他们随师在外修行,便轮到了还在家中的他。
哪吒不可能将鹓初带着随军,便只能要求她常写信,正好还能借忙着识字的理由避开李靖。
殷夫人在家稳住大局,只他与李靖两人相处,实在容易一点即炸。
哪吒慢慢拉开帛布,就闻到了上面淡淡的香气,目光落到布上的复杂字迹——很好,只看懂了他和鹓初的名字。
他叹了口气,准备去翻龟甲认字,一抬眼,就对上了李靖沉着脸的神色。
哪吒面色不改,倏地转身往外走。
李靖:“站住。”
哪吒不听,眼见就要出帐篷。
李靖皱眉,沉声质问:“你可知姜初是何人?”
哪吒深呼了一口气,眉头紧锁,心里回忆着母亲临行前的忧心嘱托,自忖为真正识大体之人,不耐地转过身,盯着李靖:“我的朋友,怎么了?”
李靖:“她是姜王后的族人不假,为父也曾承诺过要庇佑于她,但也只是保住她的性命。”
哪吒:“我与她之间,与你何干?”
李靖严词厉色:“你是我之子,你若误入歧途,如何与我无关、与李家无关?!”
他手背于身后,向前一步:“姜初自幼失怙失恃,于你之龄,仅凭手段便得到姜王后的信任,位于众人之上,哪怕王后失势,也将她安全无虞地送了出来。”
“你与她为友便罢了,岂能轻信于她?”李靖说着,目光落到哪吒手中的信布,眼色更是不满。
这已经是连他不知道第几次看到哪吒收信了。
再算上之前哪吒逃家到鹓初那,甚至有他跟着外人一同相看的风声,更是让李靖觉得不成体统。
哪吒平静地看着李靖,只说了句:“姜初是我的朋友,她是如何,我再清楚不过。”
“人是我救回陈塘关的,信是我要她寄的。”他说,“若有纰漏,我哪吒一人承担。”
哪吒转身,在李靖的怒目下毫不犹豫地离开,脆声丢下一句“用不着你置喙!”的硬话。
出了帐篷,还能听到里面飘出来一句震声的“逆子!”
哪吒踏出帐篷,忽略周遭若隐若现的好奇视线,找到一个树荫下,从芥子袋里摸出太乙真人拿给他的识字天书。
他一边看着鹓初的信,一边对着天书认,一字字辨出她信中的内容,原本被李靖念出来的一身火也迅速消减了下去。
日光穿过摇晃的树影,落到男孩勾起的嘴角上。
树梢上有叽喳的鸟鸣,像是惧怕树下身上带着凶杀之气的人,却在他安静看着信的模样中,逐渐小了声音,只排排站,好奇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