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第4页)
况且,秋日向来与愁绪相连。
古人多以诗句遣怀,聊慰胸臆。
荀演也学人赋上半阙:“一场秋雨一场寒,场场秋雨惹人烦。”
然而此刻天高云淡,碧空如洗,清风送爽,半点阴云也无。
诗句徒染愁绪,可见她心情并不舒畅。
这份不快,源于她对自己的自嘲。
她一向自认与李缮心有灵犀,彼此性情脾气皆了然于胸,几如肚腹间的蛔虫。
可短短一年,竟生分至此——有事不直言,却借申菽之口转达,请她替太一宗换人去融城当值。
申菽与太一宗素来嫌隙深重。
若是蹚他们的浑水,或者是看笑话,他跑得比谁都快。
但若事涉宗门荣辱,他断不会挺身而出。
三宗同气连枝,他出身申氏,怎会在此时落井下石?
荀演百思不得其解。
她和李缮的隔阂缘何而起?
为何而生?
更叫她烦躁的是,当时自己竟也没有直问,而是刻意掩过心头异样,岔开话题。
空也镇她十年前便来过。
再怀旧,也不至于一连逗留十日。
事实上,这十日里,有九日半,她都是在同李缮赌气。
“你不是忧心融城妖祟吗?那我偏要流连市井。”
想到此处,荀演心头更觉烦躁,一提缰绳,胯下马儿猛地窜出,驰骋数十里,直到一间路边酒肆前才勒停。
她俯身抚了抚马额,轻声道:“渴了吧?我给你买酒喝。”
翻身下马,迎上来的店小二还未来得及开口,她便先吩咐道:“这马矜贵,你用上等草料伺候,若敢私下抽打它,小心我回来问罪。”
店小二连连点头,将马牵走。
荀演要了一坛烈酒,推开店家递来的小碗,仰头对着喉咙咕咚咕咚,一口气灌下,直至见底。
一个时辰后,一人一马吃饱喝足,往系统所说的“三不管”方向赶去。
只是此后两天,她途经客栈却偏不落脚,反而投宿于破庙茅舍之中,透过残败屋顶,凝望繁星。
她看着看着,心头忽然冒出一句话——“繁星,是银河的绒毛。”
她细细琢磨其中意味,竟生出一番感悟:人与人之间,真诚才似恒星般长久稳定;然而世俗纷扰,欲强求他人真诚,不如先自求磊落坦荡。
荀演为自己先前的心胸狭隘暗暗叹息,却又因能自省而自觉快慰,心结稍解。
黎明时分,她再度启程,却向融城方向去。
然而过了午时,秋老虎依旧威势逼人,烈日正当头。
荀演担心马儿中暑,遂循河边寻得一棵浓荫大树,卸下缰绳与马鞍,让马去溪畔饮水,自己则盘坐树下纳凉。
闭目间,耳畔是淙淙流水与清脆鸟鸣,不觉随口哼起小曲。
忽然——“嗖!”一枝羽箭破空而至,从她头顶掠过,直钉入身后树干。
荀演早在箭至之前便觉动静,身形一闪,已然立起,神情从容,抬眼遥望南方阡陌。
只见两道人影,正骑马而来。
寻仇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