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还有院里的那对呱呱叫着的聘雁,羽毛乌黑光亮,长的那叫一个健硕,像是精心饲养过的。

叶清歌高兴之余内心却也有几分忐忑,心里嘀咕着莫不是这谢小侯爷真的病入膏肓了吧,长公主内心有愧才送了自己那么多珍宝来弥补。

叶夫人看着她神色有异,心里隐约也猜测到了几分她的想法。

遂安慰道:“歌儿啊,虽说至今都未见过谢小侯爷,也不知他身体近况如何了,但听你哥哥说自蝗灾以后,侯府在城中设了粥棚,还在城外搭建了草屋好让难民有落脚之地,不至于挨饿受冻,如此看来他也是心地纯善之人,我看你方才看那些药材的神情,想必是十分合你心意的,看来他也是有心之人,嫁过去后不论是何种境况,想必都会善待于你的”

叶清歌嫣然一笑,抚了抚叶夫人的手,柔声道:“母亲,你多虑了,歌儿心中自是明白的,这世上之人大多被命运裹挟着随波逐流,一出生便分为了三六九等,那怕挣扎向前也不易改变命运,而歌儿却是幸运的,上天眷顾我,让我与父母兄弟相聚,从孤女一跃成了太傅千金,又是未来的武安侯夫人,如今叶家家族鼎盛,父母高堂安好,兄弟姐妹和睦,我已心满意足,再无它想!”

“我儿心镜清明,你能如此想,为父的甚是欣慰!”只见叶太傅边说着边走了进来。

叶清歌站起来向他行了一礼。

“父亲”

叶太傅点了点头,坐到太师椅上,恢复了一贯的慈父模样,问了她一些近日同姜嬷嬷所学的功课,同母女俩寒暄几句便离开了,离开时面色凝重,心事重重的。

叶清歌询问道:“母亲,父亲还在为我的婚事气恼吗?”

“歌儿,你不要怪你父亲,他那日的言语并不是他的本意,他向来把黎明苍生看得很重,近日宁州灾情严峻,他就是苦于一直没找到有效治理蝗灾的办法,而忧虑不安罢了”叶夫人愁眉不展道。

“母亲,咱们府上也设些粥棚吧,虽是萤火之光,但也能解灾民一时之困”叶清歌说道。

“歌儿言之有理!”叶夫人点了点头。

三房那边,叶清璃母女俩看着一箱一箱的聘礼抬了进来,心里瞬间堵得慌。

她一心想要压叶清歌一头,才想入的东宫,可从未想过哪怕是再高贵的太子妃嫔,也都是妾,更没有正室所拥有的三书六礼和丰厚聘礼,再想到太子那一张憨厚质朴无华的脸庞,不禁心生了几分悔意。

蝗灾

回去的路上叶清歌也十分忧心此事。

据史书记载,蝗灾之后,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疫病,蝗虫所至之处,田稼食尽,百姓饿殍遍野,疫病丛生。

回到清澜苑后,她开始翻找了先辈留下的各类医书和药草,想着是否能从中找到可以有效驱虫的药物,但找遍了屋里,几乎都是关于人类和家禽的,并无任何收获。

杏儿看着她家姑娘翻箱倒柜,满屋寻了个遍,却也什么都没找到,问道:“姑娘,你在找什么,奴婢帮你找吧!”

“我在找有没有什么能快速驱除蝗虫的药物”叶清歌蹙眉道。

“姑娘,奴婢以前看到那些田间饲养的鸭禽啄食虫子,你说若每家每户都多养一些,会不会就能把蝗虫都吃干净了”杏儿边翻着手里的书籍边说着。

叶清歌眼里顿时闪着惊喜的光芒,停下手里的动作,嘴角微微扬起,对着杏儿笑道:

“杏儿献策有功,当赏”

杏儿听罢顿时乐开了花,她知道自己刚刚的一凡言语定是对姑娘有用的,十分欢喜。

叶清歌心里有了主意,想起那日夜探父亲书房时,看到书上记载的那些治理蝗虫的法子,篝火诱杀、器具捕杀、掩埋、烟熏等等已有许多的办法,如若把这些方法收集起来,编成书册,广发给百姓,或可缓解灾情,想到这里,她立即取了纸笔把自己知晓的捕蝗之法一一收集了起来,艾草烟熏、牧鸭治虫等等。

次日一早,叶清歌用完早膳就去了沐云轩,等了好一会,才见叶太傅下朝回来,他走进院门,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双眼略显浮肿,仿佛一夜未眠,步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叶清歌知道事态紧急,便也顾不得许多,赶紧上前递上了自己昨晚写下的捕蝗之法,说道:

“父亲,歌儿有事同你商议,你这会可得空了?”

叶太傅看了看手里的宣纸,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抬眸看向她有气无力的低声说道:“去里屋说”

说着走到屋里的太师椅上坐了下来,接过丫鬟手里的茶盏浅饮几口。

叶清歌眼里满是担忧之色,跟了上去:“父亲,听说如今宁州灾情愈发严重了,虽然朝廷已经拨下去了不少钱粮,想要熬到明年开春却是极其不易的,再这样下去灾区难免会尸骸遍野,加之天气如此炎热,极易引发疫病”

叶清歌越往下说,叶太傅的脸色便愈发难看了,他停住了手里的动作,紧锁着眉头沉沉说道:

“为父也正有此忧虑,不知歌儿有何良策?”

叶清歌说道:“父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今捕灭蝗虫全靠官府衙门和一小部分百姓,力量何其微弱,何不把那些治理蝗虫的法子收集起来,编成书册,广发予百姓自行捕灭蝗虫,再以以蝗易粟,以蝗易银钱之法,用百姓所捕的蝗虫来换取粮食银钱和鸡鸭,调动百姓积极参与到治理蝗灾中来,官民一心众志成城,灾情很快必得以缓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