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1页)
就在楚清漪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时,边关再传急报:北狄新大汗亲率五十万大军来犯,已连破三城!
“五十万?”楚清漪震惊,“北狄何时有如此兵力?”
更让她不安的是,军报中提到北狄军中有一个“神秘军师”,用兵如神,对大燕布防了如指掌。
“必有内奸!”楚清漪断定。
她立即整顿军备,准备亲自挂帅出征。然而朝中却出现反对声音。
以刘尚书为首的几位大臣联名上奏,称楚清漪身为女子,不宜再掌兵权;且如今身份特殊(皇室私生女的身份已悄悄传开),更应避嫌。
年轻的新帝犹豫不决。楚清漪心知这是有人故意阻挠,但国难当头,她不得不退让:“臣愿为副帅,辅佐王老将军。”
王老将军是朝中宿将,忠心耿耿。新帝准奏。
大军开拔前夜,楚清漪接到密报:北狄军中的“神秘军师”,很可能是失踪多年的前翰林学士——沈墨轩的师弟,秦远!
“秦远?”楚清漪想起这个人。他是沈墨轩的同门师弟,才华横溢却性情偏激,当年因不满考核结果而辞官离去。
难道他投靠了北狄?
楚清漪立即调查秦远背景,发现一个惊人联系:秦远竟是睿亲王的私生子!也就是说,他是端孝皇后的侄子,楚清漪的表兄!
“原来如此。。。”楚清漪恍然大悟。秦远这是要为父报仇!
她将这一发现密报新帝,同时加强京城防务,防止秦远派人里应外合。
大军抵达边关,战况惨烈。秦远用兵诡异,且熟悉大燕战术,王老将军连连失利。
楚清漪仔细研究战报,发现秦远的用兵方式与一本失传的兵书相似——《鬼谷兵法》!
她想起父亲藏书中有这本兵书的残卷,立即找出研究。果然找到了克制之法!
楚清漪调整战术,出其不意地反击,连败北狄大军。秦远见状,改变策略,采取消耗战,企图拖垮大燕军队。
战争陷入僵局。楚清漪心急如焚,军粮只能支撑一个月,必须尽快破敌。
这时,她接到李瑾瑜密信:朝中有人与北狄秘密联络,疑似刘尚书!
楚清漪立即设计,假意粮草不足,撤退诱敌。秦远果然中计,率军追击,落入埋伏,大败而逃。
楚清漪乘胜追击,直逼北狄王庭。北狄大汗惊慌失措,欲求和。
但秦远却劫持大汗,继续负隅顽抗。楚清漪围而不攻,断其粮草。
僵持数日后,北狄内乱,大将阿史那反叛,杀死秦远,献大汗首级求和。
楚清漪接受求和,但要求北狄称臣纳贡,永不犯边。
凯旋归来,楚清漪却无喜悦之情。她总觉得秦远死得太容易,仿佛还有幕后黑手。
回朝后,她立即审问刘尚书。刘尚书熬刑不过,招供出惊人内情:他确是北狄内应,但指使他的人不是秦远,而是另一个神秘人!
“是谁?”楚清漪厉声问。
刘尚书恐惧地说:“他只通过密信联系,从未露面。但有一次。。。我瞥见他的手腕。。。有一个凤凰纹身。。。”
凤凰纹身?楚清漪想起幽冥司的标记,心中一惊。
她立即搜查刘尚书府邸,找到一些密信。字迹熟悉,竟与当年“幽皇”的指令一模一样!
“幽皇没死!”楚清漪毛骨悚然。原来这一切都还在那个神秘人的掌控中!
她仔细研究密信,终于发现一个破绽:所有信件的纸张,都是一种特殊的江南宣纸,产量极少,只供皇室使用。
而近年来,这种宣纸的主要使用者是——太上皇!
楚清漪难以置信。难道幽皇是太上皇?但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