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一封信(第1页)
傍晚,周苏苏去幼儿园接安安。小家伙一看到她,就像只归巢的小鸟,迈着小短腿飞奔过来,一头扎进她怀里。“妈妈!”那一声软软糯糯的呼唤,带着浓浓的依恋,瞬间就抚平了周苏苏一天的疲惫。回去的路上,周苏苏敏锐地察觉到,女儿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安安,今天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交到新朋友了吗?”她一边牵着女儿的小手,一边状似无意地问。安安低着头,踢着路边的小石子,沉默了半晌,才闷闷地说:“他们……他们说我的饭盒奇怪。”周苏苏的心,微微一沉。她知道,在集体环境中,与众不同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孩子单纯又敏感的世界里。如果不加以善导,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孤僻。她停下脚步,蹲下身,让安安看着自己的眼睛。“安安,妈妈问你,你喜欢妈妈给你做的饭吗?”“喜欢。”安安毫不犹豫地点头。“那妈妈明天还给你做好不好?”“好。”“那就行了。”周苏苏笑了,她捏了捏女儿的小鼻子,“别人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喜欢,我们自己开心。就像天上的星星,每一颗都有自己发光的方式,有的亮一点,有的小一点,但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不对?”她没有去指责谁对谁错,而是用一种更温柔、更广阔的方式,去引导女儿建立自己的内心秩序。安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亮。回到家,一个穿着绿色邮政制服的邮递员,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正好停在了陆家大院门口。“嘿!陆家的信!”邮递员扯着大嗓门喊道。林婉仪闻声,快步迎了出去。“是陆战的信!”她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脸上笑开了花,像得了什么宝贝似的,一路小跑着进了屋,“苏苏,快看!是陆战来的第一封信!”周苏苏的心,也跟着“砰砰”跳了两下。在这个没有手机和网络的年代,一封跨越千山万水的信,承载着沉甸甸的思念和牵挂。信封上,收信人写的是“周苏苏同志(收)”。字迹刚劲有力,透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凌厉。周苏苏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抽出一张薄薄的、印着红色横线的部队稿纸。信的内容,果然不出所料,跟他的人一样言简意赅。全文如下:苏苏:我已归队,一切安好,勿念。家中都好?爸妈身体可好?安安上幼儿园,还习惯吗?有无受人欺负?玉容坊生意如何?勿太操劳。天凉,多添衣。陆战周苏苏拿着那张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没了。真的就这么几行字。通篇都是问号,没有一句废话,没有半点文采,干巴巴得像块压缩饼干。林婉仪在旁边伸着脖子看完了,忍不住吐槽:“我这傻儿子!写封信跟打电报似的!多写几个字能累死他吗?一点都不知道心疼媳妇!”周苏苏却笑了。她看着信纸最末尾那句“天凉,多添衣”,心里像是被什么温热的东西,轻轻地撞了一下。这个男人,就是这样。他的关心和爱意,从不说出口,全都藏在这种最朴实、最笨拙的行动和字句里。这句毫无文采的话,对她而言,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来得动人。“妈,挺好的。”她把信纸小心地折好,放回信封,“至少说明,他在那边心里还惦记着咱们呢。”“那可不!”林婉仪一脸骄傲,“我儿子,就是嘴笨了点,心里有数着呢!”晚上,等安安睡着了,周苏苏坐在灯下,铺开了信纸,准备给陆战回信。她该写些什么呢?周苏苏想了想,她提笔,先是把家里和生意上的事都报了一遍平安。然后,她换了一种更轻松的语气。……你寄回来的蘑菇,我炖了鸡汤,爸妈都说味道鲜美,安安一个人就喝了两大碗,直夸爸爸是“打猎英雄”。玉容坊的生意,你不用担心。你老婆我出马,一个顶八个。你不在家,安安每天晚上都要抱着你留下的那件军大衣才能睡着,说上面有爸爸的味道,闻着安心。我都有点吃醋了,看来我在家里的地位,岌岌可危啊……写到这,周苏苏的嘴角,不自觉地带上了温柔的笑意。她想了想,又拿起笔,在信纸的空白处,画了一幅简笔画。画上,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背着一个画着小兔子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往一栋小房子的门口走。整个画面,简单,却充满了童趣和温暖。她知道,陆战最牵挂的,就是安安。千言万语,都抵不过这样一幅直观的画面,更能让他安心。第二天,幼儿园。午餐风波之后,安安的与众不同,让她在班里变得更加孤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李航因为被美食打败,心里更不服气了。他开始变着法儿地排挤安安。自由活动时间,大家都在院子里玩滑梯。安安也想去玩,她刚走到滑梯下面,李航就带着几个小男孩,像一堵墙一样,挡在了她面前。“滑滑梯是我们男孩子的地盘!不准你玩!”李航双手叉腰,神气地宣布。“对!不准玩!”旁边的小跟班也跟着起哄。安安看着他们,攥紧了小拳头,没有说话,默默地转身走开了。她不想跟他们吵架,妈妈说过,没必要跟不:()八零旺夫小后妈,搬空空间养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