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规则(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黑暗的环境让听力变得敏感,他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随着脉冲信号而加速。

兴奋、紧张的情绪提高了他的专注力,随即,他就地打开了设备包进行组装动作,打算在安全距离下对所在环境进行监测,若取得更多的数据可以完善模型,能帮助他破解这套「规则系统」。

为此,魏商言还特地定制了多传感器环境监测仪——一种能够精准记录环境的磁场、重力、温湿度变化和光学声学特性的集成仪器。

经过基础扫描,他发现此处实际大小比视线感观更加宽阔。

整个中央走廊以连续对称进行设计,甚至,这个空间试图在中轴线反转后保持其建筑结构和材料本质不变。

换句话说,建筑本身具有的排水、通气、照明等功能性会因为这种设计而过于复杂,而材料上,会要求使用「一模一样」的木材和石板,这将大大提高经济上的成本。

没来由的,魏商言感受到一股纯粹的、近乎疯狂的意志,他用手电照着面前半损状态雕塑,低声道:"正常会这样设计吗?这就是艺术的……「绝对对称」?"

"呲啦——"短暂的电流过后,走廊里一切声音被剥离。

滴水声、仪器运行声、甚至呼吸声瞬间消失,转而被一种厚重的、黏腻的、令人窒息的寂静所取代。

还未等魏商言做出反应,手电光突然被极致的黑暗吞没,但这样的变化只有一瞬,下一秒,视线犹如观看老旧电视机换台一般跳转,对称走廊模样大变。

一种柔和的光线均匀的分布在空间中,环视周围可以看到十幅美术作品悬浮、或者贴合在墙壁上。

这些画作外表一模一样展现着极致的对称美感,色彩极度饱和但失真、没有明暗变化,看起来就像一个个渲染失败的3D模型。

而画作围绕着的中央矗立一座表面光滑的、不真实的圆球形雕塑。场景的光太过均匀,使其中的物品缺乏自然的纹理感。

这种反直觉的奇特景观让魏商言立刻想到——以目前的科技人类是没办法做到在没有光源的情况下让光线均匀的分布在空间里,这里不是现实空间,是「规则」在某个另一维度制造出来的,或者说,「规则」利用无法解释的物理法则,将人的意识投影到了这个场景。

同一时刻,沙哑的声音直接在脑中响起:

"你已唤醒「对称长廊」。

规则一:凡不对称者,须于此接受修正。

规则二:你有三次机会指出此地的不对称处,指出成功即可脱离,三次失败即永留于此。"

语毕,魏商言的呼吸短暂停止,他瞳孔微缩,身体骤然紧绷,就像是一台瞬间启动的精密仪器,他压抑住所有情绪,让身体机能和理性直觉保持绝对的专注状态。

而大脑像解析数学定理一样飞速拆解规则:

【规则一,凡不对称者须于此接受修正。核心定义「不对称」是指什么?是我本身还是我的行为?】

【「修正」词性是物理性质的。我的身体为右利手,心脏偏右,这些生物学不对称是首要目标,瞄准风险极高。】

几乎本能的,他开始尝试控制呼吸和心跳,减少任何可以视为"不对称者"的微动作。但深知也许是徒劳,毕竟生物学上的不对称是他无法左右的。

【规则二,指出不对称处······成功即可脱离。怎样指出?用手?语言?意念?「不对称处」是什么?是这个场景中的所有人和物?机会稀缺,绝不能浪费。】

观察所有物体,他发现仅凭肉眼很难确认哪里不对称。此时手臂已经出现异样,一种骨骼压缩和肌肉抽搐的感觉传来,【我的身体天然不对称,「修正」已经开始,时间是我的首要敌人。】

他决定损失第一次机会来测试规则的判定机制,略一思索他迅速抬起手:

"指出:此画作。"

之所以随便选择一幅画作,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功,而是进行一次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测试。

首先,他完全未知规则如何判定「指出」?「不对称」的标准又是什么?

其次,在最佳测试样本「自己」和「环境物体」之间,他果断选择后者,因为指向画作的失败可能作用于环境或施加在他本人身上,强度大概率是初始级别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