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个访客(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的小组发生了什么?”凌霜问道。

杨宁的表情黯淡下来:“我们在那个工厂里坚持了一个月。一开始还好,但两周前屋顶开始出现裂缝。三天前,一部分屋顶终于承受不住积雪重量塌了。。。我正好在边缘区域,勉强逃了出来。其他人。。。”他摇摇头,没有说下去。

凌霜保持警惕,但杨宁的故事听起来可信。她决定试探他的专业知识:“你说你是机械工程师?具体做什么的?”

“热能工程方向,”杨宁回答,“主要是能源系统和低温技术。我曾在北地科研站工作过五年,研究极端环境下的能源解决方案。”

凌霜心中一动。这正好与她现在面临的能源问题相关。但她也意识到,专业知识可能使杨宁变得更加危险——如果他别有用心的话。

她谨慎地继续交谈,询问一些技术细节。杨宁的回答专业而详细,听起来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师。

“现在的温度已经超出了常规设备的运行极限,”杨宁说,“除非有特殊设计,否则大多数发电机在这种低温下效率会大幅下降。”

这正是凌霜面临的问题。她犹豫是否要透露自己的具体情况。

接下来的三天,凌霜继续将杨宁隔离在外部区域,但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她通过交谈进一步评估这个人,而可乐似乎也渐渐接受了他的存在,不再每次他移动都发出警告。

第四天,凌霜决定冒一个可控的风险。她向杨宁描述了一个假设性的场景:一个避难所面临极端低温下的能源效率问题,询问他有什么解决方案。

杨宁思考片刻,提出了几个建议,包括利用室内外温差发电的可能性,以及改进现有发电系统效率的方法。他的建议专业且有创意,让凌霜印象深刻。

“理论上,这种极端温差可以产生可观的能量,”杨宁说,“但需要特殊材料和设计。如果有合适的工具和材料,我可以尝试制作一个原型。”

凌霜内心斗争了很久。杨宁的知识可能帮助她解决能源问题,但信任一个陌生人风险极大。

最终,她想到了一个方案:她可以通过隔离区的传递窗口提供一些基础工具和材料,让杨宁在那里进行工作。这样既能利用他的专业知识,又不会让他进入主仓库或接触核心区域。

“我可能有些工具和材料可以给你用,”凌霜谨慎地说,“但你必须严格遵守我的指示。任何违规行为都会立即终止这种安排。”

杨宁郑重承诺:“我理解。你救了我的命,我不会做任何危害你安全的事情。”

凌霜开始通过传递窗口提供一些基础工具和电子元件。杨宁似乎对能重新从事专业工作感到兴奋,立即开始动手制作。

可乐对这一切保持警惕,但不再表现出敌意。它经常坐在隔离区监控前,歪着头看杨宁工作,似乎对这个人类的活动感到好奇。

一周后,杨宁完成了一个小型温差发电装置的原型。通过隔离窗口的测试接口,凌霜验证了这个装置确实能在极端温差下产生少量电力。

“这只是个开始,”杨宁兴奋地说,“如果有更好的材料和更精密的工具,效率可以大幅提高。”

凌霜看着监控中杨宁诚恳的表情,又看了看坐在她脚边平静的可乐,内心做出了一个决定。

也许在这个末世中,完全孤立并非唯一的生存之道。谨慎的合作可能会带来新的可能性。

但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而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时间是他们最充足的资源。

凌霜决定继续这种有限度的合作,一步一步地评估风险与回报。在这个失去秩序的世界里,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同样被放大,而她必须谨慎地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