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29 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过现在都好了,好事一件接一件来,他不仅重修了与皇帝之间的信任,皇帝还主动给他儿子安排了职务。

今日,再把宝贝女儿的婚事给安排上,一切心病就都结了。

顾逸辰听到随侯世子问他来干什么,一时语塞。

总不能说“怕你女儿所嫁非人,千万不要考虑探花”吧?

他们都早知道科举排名不错,可放榜之前,随侯世子肯定没派人跟陈池玉谈论亲事,最多让人调查对方平日里的品行。

他这个外人如何得知?

但他脑子转得快,很快就找到了理由。

顾逸辰:“今夜,天子设琼林宴,我尚无参宴资格,所以特意来跟您说一件事。”

“哦?”

随侯世子面露惊讶,往内院走的身形一转,请他进书房详谈。

路上,顾逸辰慎重思考后,做出某个决定。

“伯父,此时说起来恐怕是揭了您的旧伤疤。”

随侯世子五十多岁,旧伤疤不少,但与科举相关的,只有一件。

他的目光霎时从和蔼变成凌厉:“甲辰年科举舞弊案?今年的科举也有问题?”

顾逸辰:“或许不是今年,而是每届都有问题呢?”

“你从何处知道的?”

“伯父不觉得,自从甲辰年开始,出身南边的进士越来越多吗?尤其是,出身江南的。”

随侯世子沉默。

这事不专门说出来,根本没人怀疑有问题。

江南文风盛行,读书气氛浓厚。

北方的门阀世家虽不比江南一带少,但族中多有爵位,又占据地利,在建国时就有大批北方人当官。世家的人想要入仕,可以如顾逸辰一样走举荐的路子,若是才华差些,也能按照规矩受荫庇为官。

参与科举的反倒是少数。

更有人曾戏谑地说科举是落魄寒门的唯一出路。

事实上,真能一路过关斩将来京城参加会试,家里就不可能落魄。最差最差也是富户,不然扛不住科举对身体和精神的考验,也不知道时政新闻写不出令考官满意的文章。

如本届的探花,他家有百亩水田,几处宅院,在乡里说一句“书香门第”“耕读世家”,实则是本届进士中家世最差的一位。

“我以为,那件事早已完结。”随侯世子语气沉沉,“愿只是我期盼这事尘封,不敢再深究。”

“当年之事,非伯父之过。”顾逸辰安慰他,“我想,当年伯母受伤也与那些人有关。”

当年会试在即,随侯世子忙得连续几日都住在衙门。

那日忽然听说自家怀孕的夫人在上香途中踩到台阶上的青苔,失足摔倒。

世子夫人比他小四岁,那时已有三十八岁。那一摔,不仅孩子没了,生命也垂危。

他心中焦急,也硬生生等到下职时间才离开。

后来虽然懊恼自己走时没有落锁,也没有后悔自己选择回家。

随侯世子一听自家夫人可能是被人害得小产还落一身病根,拳头都捏紧了:“当真?”

“猜测。”顾逸辰毫不犹豫地说,“说来让您见笑,因着林大姑娘的事情,我对另外几家颇有关注。丞相最近行为反常,似像是在设局请人入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