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争取再调一半人走4k(第2页)
同志们临走的时候,高振东想起一件事情来。
“对了,如果真的合作成功,要为合作车型起名字的话,最好是音译意译结合起来,不要采用翻译的惯例,直接采用音译或者是简写。总之就是,名字这东西,得双方商量,都认可才行。”
同志们点点头,这话不用高振东说他们都会注意,高委员也太细心了吧,连这都要叮嘱。
他们不知道,高振东说这个,主要是上辈子对方的“豪华”车系那个名字太过惨烈,就跟没个正经名字一样,两个字母算什么意思?
最惨的还不仅仅如此,而是那个车的名字本意是女神(deesse),但是在国内被戏称为屌丝……
这就好比某人名尚飞,但姓史,最终人称乌蝇哥。
其实车挺有特点,但是这名字两者结合,这就特么很淦!高振东不敢冒险,能多叮嘱一句算一句。
送走机动工业部和外商部的同志,高振东坐下来,拿出来另外一套资料,思考着什么。
那台车子的动力系统比较特殊,能薅的羊毛有点多,多到他都不敢一次性拿出来的地步。
作为插混车,用的不是高振东穿越时,插混车常用的dht变速箱,而是用的油电并联结构。
这个结构相对dht来说,有些复杂,说它好的,说它在通过性上更加可靠,说它不好的,系统复杂,不是新能源的最优解。
不过这些对高振东来说无所谓,反倒是带来了一个优点。
——这货有全套的动力系统,从发动机到变速到三电非常全套的那种。
现在高振东手上拿着的,就是车用液力耦合自动变速器的资料。
说人话就是,自动挡变速箱。而且还是个大扭矩的,毕竟那台车就是台柴油车,扭矩天生就大。
高振东很清楚,现在的amt是权宜之计,这货名为自动挡,实际上整得不好,顿挫很明显。
能把客户骗进来杀,但是如果长久不更新,下场不会太好。
但是自动变速箱这东西靠国内其他同志想突破,还是有点困难,这是客观现实,高振东上辈子,这玩意到21世纪,我们才算是弄得差不多真正利索了。
这个利索,指的是可以用于量产车上,可靠性、成本、维护、性能都能达到商用标准的那种。
高振东自己搞也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他唯一的本事就是当知识的搬运工。
而现在,这东西就这么水灵灵的来到了他手上。
这台车的三电在这个年头还有些超前,这台车来到他手上,电池包居然是镍氢的,说明现在无论是高振东手上还是世界范围内,想要搞上辈子的混动纯电都还不现实。
对于这个,高振东不急,时间长着呢,这羊毛他能薅上几十年!
但是这台车里面那个国产自动变速箱,在刨除和电动系统的并联机构之后,却实打实是这年头最好的自动变速箱。
国产怎么了,21世纪20年代的国产自动变速箱,技术也是足够先进,该有的都有了,提出来的时候还被系统给降了级呢。
不降不行,那个原版的箱子,这年头的技术根本搞不出来。
所以高振东手上,是一个4at变速箱,还是一个成熟、先进的4at变速箱,是当前技术条件下量产变速箱的极致。
8at变4at,但是却让高振东眉开眼笑,这8at啊,我能吃几十年!
但是这个箱子却不能交给机工部的同志了,一是太过密集,二来,这玩意还得去掉点东西才能用,这个事情如果交给机工部的同志,对汽车机械更加熟悉的他们容易看出些端倪来,至少会觉得奇怪,高委员设计这自动变速箱,怎么无用功这么多。
需要去掉的东西,正是自动变速箱和三电的并联机构,这套先进的、集合了数十年后汽车工业人员心血和汗水的先进系统,在此时是多余的。
明珠投暗了啊,高振东在心里念叨着。别委屈,总有你出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