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第2页)
他轻声唤道。
猫儿的耳朵动了动,慢悠悠地从秋千上跳下来,身上的肉随着步子晃荡。
这些年小豹越来越胖,也越来越懒,旁人怎么唤都不理,唯独秋宴一叫,无论在做什么,都会立刻奔过来。
此时小豹踩着四只白爪,一如几年前那般蹭着秋宴月白色锦袍,声音软糯:“喵~喵~”
秋宴将它抱进怀里,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抚摸着它的皮毛。小豹舒服地眯起眼睛,很快就发出了满足的呼噜声。
往右边看,清心阁那片靠墙的月季,如今已爬满了整面墙。到了花期,整面墙都开满红色粉红的花儿,花香四溢,美不胜收。
到了八月中旬,殿试也出了结果。
秋宴有些意外,苏朗竟中了探花,位列第三名。
而此次的状元郎孙冠英,出身寒门,毫无背景,却凭借出色的策论一鸣惊人,名声大噪,成了京城百姓口中“寒门出贵子”的典范。
皇上有意重用孙冠英,不仅赐了府邸,还为他指婚。
很快,孙冠英就引起了丞相与徐国公的注意,两方都想将他拉拢到自己麾下。
国公府里一片热闹,苏家人都没想到苏朗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特意上门向秋宴道谢,言语间满是感激。
再见到苏朗时,他已不复先前的憔悴,容光焕发,像只骄傲的小孔雀,兴冲冲地跑到秋宴面前:“少傅!我中了探花!”
他眼里流光溢彩,像个等着被夸奖的孩子。
秋宴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苏小公子也是长大了……”
此后,孙冠英被任命进了御史台,苏朗则入了学士院。
不久后,孙冠英迎娶了大理寺少卿的嫡次女,婚事办得十分风光。
九月,朝堂上因“是否举行大规模祭祀”再起争议。
初出茅庐的孙冠英公然与丞相对立,他认为今年受蝗虫天灾影响,百姓收成不佳,此时举行大规模祭祀,只会劳民伤财;丞相却坚持认为,天灾之年更应祭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无灾无祸。
朝堂上自此出现了第三方势力,以孙冠英为核心,集结了少部分持相同意见的官员。
后来秋宴与苏国公从中调停,提议让世家贵族与后宫捐出部分钱财,减少百姓负担,皇上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
十月底,祭祀如期举行,规模虽不如往年盛大,却也合乎礼仪。
十一月,西部战场终于传来消息。
这几年,大梁与西部十八部落交战无数,十八部落联手后实力大增,即便朝廷派了援兵,也只能与对方堪堪打个平手,常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如今寒冬已至,大雪纷飞,军营内士气低落,士兵们也渐生倦意。
秋阙为鼓舞士气,给十八部落下了战书:一个月后,与对方决一死战,定要带将士们回家过年。
同时,他还上书朝廷,请求尽快补给粮饷与军械,为将士们打气。
皇上当即应允,满朝文武都盼着这场战争早日结束,秋阙的战书,无疑给了众人希望。
可秋宴的心里却满是忐忑,傅清择依旧没有消息,生死不明。
他暗中派了不少人手,一路护送朝廷补给的粮饷与军械,生怕中途出什么意外,耽误了前线战事。
腊月初,一则小道消息,比官方捷报更早传到了秋宴耳中。
木桃冒冒失失地冲进清心阁,脸上满是焦急:“少傅!我今日在外头买布匹时,听见有人谈论西部战场的事,我特意问清楚了,才敢回来禀报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