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哪有这种东西,”他没生气,但有点无奈,“我看着就这么像渣男?”

她还想说什么,肚子却在此时不争气地“咕”了一声,在安静的小会议室里格外明显,瞬间又羞又窘,恨不得把头埋进电脑屏幕。

“别关心其他人了,”谭序笑着起身:“要不我们先解决下温饱问题?”

你连找教授套近乎都是广撒网的海王模式吗?

图书馆地下一层就是类似大食代的地方,菜品不比neln那样的学生自助餐厅来得精致,胜在物美价廉、量大管饱,专供废寝忘食的学子快速补充体力。

梁至遥买了份越南火车头河粉,耐心等了几分钟,热气腾腾端到桌边的时候,看到谭序在吃一份这个城市烂大街的连锁墨西哥grill,碗里铺了鸡胸肉、各色蔬菜、牛油果和藜麦,无趣得很。

又是一个不懂精致碳水快乐的人。

她以前也没那么痴迷主食,但最近几个月逐渐发现,这东西对体力劳动者来说属于必备。比如她今天打完工少吃了几口米饭,下午就早早挨饿,否则不至于当着对方的面发出胃鸣,实在尴尬。

见她专心致志对付食物,谭序突然想起上次两人在刘思妍家露台的对话,问她:“这就属于你之前说的‘安全选择’吗?每次都点同一样的菜。”

他问得毫无上下文,但梁至遥很快明白了:“算是吧,以前来这边吃饭都点这个。除非期末的时候经常泡图书馆,才会换换口味。”

“那如果不考虑会不会踩雷,什么是你最想点的?”

“唔……”她望着远处一个个柜台,思索良久:“大概是地狱辣拉面?其实我不怎么能吃辣,但据说美国人的地狱辣水分很大,属于新手村级别。每次看那个图片都很心动,可是到头来,从大一拖到现在都没尝过。”

“两年都没尝过?”他不可置信。

“你要说这是性格弱点也可以,”她放下筷子:“虽然每次在图书馆都吃同一样东西很无聊,可是人又不会每天都来图书馆。同样道理,也不会每天在同一栋楼上课,或者每天去超市大采购。这样的话,只要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安全选择,不就够了?哪天来到特定的地点,就吃特定的食物,收获一份确定的满足。”

说来说去,其实不过就是这几年流行的“小确幸”,既然大众也对此趋之若鹜,她只是将讨厌不确定性做得更极端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吧。

谭序倒是没对她这种偏好做出任何点评,只是笑着说:“那我们确实是两个极端,我就算偶尔点同一份grill,都要把里面的肉类换一换。”

聊完吃的,话题终究又来到三人变两人的小组作业。

她试探地问:“你和那个jeffrey熟吗?”

“不熟,”他摇摇头,“那天是他坐我旁边,主动问我要不要组队的。”

“叶歆跟我说他不是第一次这么鸽掉小组讨论了,上学期就有前科,”她有些愤愤不平,“偏偏每次都能得到纵容,什么都没做也跟着混个好成绩。我有点怀疑他故意选亚裔组队,大概觉得我们学习认真又脾气好,什么都不用管。”

这又是一个流传已久的刻板印象。实际上,亚洲人或者华人也并不都脾气好,只是在这片土地上被贴了“少数派”的标签后,难免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低调生活,想想也有点心酸。

谭序直截了当地问:“你想怎么做?”

“那我直说了——可以举报他吗?”她语出惊人:“当然不是打小报告那种暗地里的举报,美国人好像不吃这一套。我们要写个正式的邮件,收件人是他本人,抄送ed和助教,严正抗议他缺席小组讨论,再督促他参与后面的分工合作。”

她前面说得气势很足,到最后却又弱了下去,问他:“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想法是临时冒出来的,但最后做与不做,她还是会尊重第三个人的意见。

还好谭序笑说:“没问题,我也同意美国人就吃这一套。不管真实目的如何,落在纸面上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好。”

“要是没有意见的话,能不能帮忙草拟邮件?毕竟你英语肯定比我地道。”

她刚才想过,这段话的语气和措辞需要拿捏得特别好,虽然是在责怪jeffrey,但又不能太强调问责,还是得敦促他一起合作。

没等他回答,她又补充道:“当然啦,发的时候可以用我的邮箱,毕竟是我提议这么做的,万一有锅的话也让我来背。”

谭序不解:“为什么会需要背锅?”

“虽然我们是受害者,但是有些教授好像会觉得发生这种事情也属于沟通能力不行。”她说,“可能会被扣印象分吧……但如果什么都不做,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这个不用担心,用我的邮箱发吧,”他却摇摇头,“等发完邮件,我会再当面找ed聊一下这事,和他说一下背景。”

“欸?难道你和我们系的教授很熟?”

“是啊,我实习都是他介绍的,很巧吧。”他眨眨眼,“所以安心让我来做坏人,怎么样?”

梁至遥目瞪口呆,震惊的同时还有种挫败感。

她好歹也是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虽然性格使然,通常不会表现得过分活跃,但为了gpa好看,也经常硬着头皮和教授们课上积极互动、课下额外提问,持之以恒地在他们面前刷脸。

怎料一个辅修计算机的人都比自己和同专业教授混得熟,还能帮忙内推实习。这算是金融男的社交天赋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