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绿幕棚的星海与航天局的共振(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星梦系统

第6章绿幕棚的星海与航天局的共振

绿幕棚的灯光亮得有些刺眼,四面高墙被纯绿的布料裹得严严实实,像一个封闭的、没有边界的盒子。只有棚顶悬挂的几十盏聚光灯,在地面投下交错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布料的纤维味与设备散热的微热,与刘星梦记忆里的星空截然不同,却又将在几分钟后,被改造成一片“真实”的宇宙。

“星梦,设备都调试好了,特效团队的人也在旁边待命——虽然你说不用他们,但以防万一……”周明手里攥着平板电脑,指尖在屏幕上反复滑动着拍摄流程,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见过刘星梦的星尘投影,却从未在绿幕棚这样的封闭空间里见过,更别提要对着镜头记录下来——这对他而言,和“把星空装进盒子”一样不可思议。

刘星梦没说话,只是走到绿幕中央的古筝旁。琴身被系统做了细微的“能量附着”,在普通灯光下看不出异常,可一旦触发星尘投影,琴弦会随着旋律溢出淡蓝的光痕。她抬手拂过琴弦,指尖传来熟悉的冰凉,意识里已响起系统的提示:【虚拟宇宙场景加载中——木星轨道场景(精度98%)、小行星带动态模拟(粒子密度1200立方米)、星尘环绕参数(跟随演奏动作强度调整),30秒后完成加载。】

棚内的工作人员都屏住了呼吸。他们大多是周明从航天文创圈找来的老手,见过无数特效拍摄,却从未见过“不用后期就能出效果”的宇宙场景——有人悄悄举着手机,想记录下这可能“颠覆行业”的时刻;有人盯着绿幕,眼神里满是怀疑,觉得这不过是某种新型投影设备的噱头。

【加载完成。触发星尘投影,开启虚拟场景。】

系统的声音落下瞬间,绿幕棚里的灯光突然暗了下去。不是完全的黑,而是像被抽走了“底色”,只剩下绿幕的位置开始泛起淡蓝的光晕——起初是细碎的光点,像撒在绿布上的碎钻,接着光点开始流动,顺着绿幕的边缘向上蔓延,渐渐织成一片稀薄的星云。

“天……”有人忍不住低呼出声。

星云在膨胀,从绿幕上“溢”出来,漫过棚顶的聚光灯,漫过地面的线缆,最后将整个绿幕棚包裹。原本封闭的盒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辽阔的、带着凉意的“宇宙”——远处的木星清晰可见,表面的红色气旋缓慢旋转,散发出淡橘色的光;无数细小的小行星在周围漂浮,有的还拖着淡淡的尾焰;更远处的星空是深邃的墨蓝,嵌着密密麻麻的星点,像被打翻的银河。

刘星梦坐在古筝前,被这片“星海”彻底包裹。她的白色长裙在虚拟的宇宙背景下,泛着淡淡的银辉,琴身的光痕与周围的星尘呼应,仿佛她本就该坐在这片星海里,与木星为邻,与小行星为伴。

周明手里的平板电脑“啪”地掉在地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瞪大了眼睛,张着嘴,连呼吸都忘了——这不是特效,不是投影,是“身临其境”的宇宙。他甚至能“感觉到”木星的引力在牵引着空气,能“看到”星尘落在古筝上,又顺着琴弦滑落到地面,消失在虚拟的黑暗里。

“开始吧。”刘星梦的声音在星海间响起,清冷却带着穿透力,瞬间拉回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她抬手,指尖落在琴弦上。第一个音响起的瞬间,周围的星尘突然有了节奏——它们随着旋律的起伏浮动,时而聚成一道光带,环绕着古筝旋转;时而散成无数光点,像观众席上的荧光棒,跟着节拍闪烁。当大提琴的采样音从音响里溢出时,远处的小行星突然开始“共鸣”,表面泛起与旋律同步的光纹,像在为她伴奏。

镜头缓缓推进,捕捉着她的每一个动作:抬指时,星尘从指尖飞出,落在木星的气旋上,激起一圈淡蓝的涟漪;俯身时,琴身的光痕与地面的星尘连成一线,像在星海间画了一道琴弦;闭眼时,周围的星点会轻轻落在她的发梢,像宇宙在为她别上装饰。

棚内没有任何多余的声音,只有“星际之声”的旋律与星尘流动的轻响。工作人员忘了拍摄,忘了记录,只是站在原地,任由这片虚拟的星海包裹着自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通过图片和数据了解宇宙,却第一次以这样“亲近”的方式,触摸到了宇宙的辽阔与温柔。

【检测到绿幕棚内所有生物的“宇宙认同感”提升58%,对地球文明升级的潜在助力值增加。】系统的声音在刘星梦脑海里轻响,【同时,半人马座α星的星语族信号出现短暂增强,与当前旋律的共振频率提升至72%——他们能“感知”到这片虚拟星海的波动。】

刘星梦的指尖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平稳。她知道,此刻的拍摄早已不止是为了一支MV——这是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视觉信号”,是对星语族“等待”的回应。她加重了按弦的力度,让古筝的音色更清亮,周围的星尘也随之变得更明亮,像在向3。2光年外的“邻居”挥手。

拍摄结束时,星尘投影没有立刻消散。刘星梦站起身,看着周围依旧沉浸在震撼中的工作人员,轻声说:“这段素材不用后期,直接剪辑就能用。”

周明这才回过神,连忙捡起地上的平板电脑,手指都在发抖:“星梦……这到底是……”

“是技术。”刘星梦没有多解释,只是看向棚顶的“星空”,“能让更多人看见宇宙的技术。”

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暴露系统的时机。地球需要一步步接受“宇宙”的存在,需要先通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打破对“未知”的恐惧——而这支MV,就是打破恐惧的第一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