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宴堇她在哭(第1页)
离石子村50里的一个小渔村,一个破旧的小楼里,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正在给床上的双目紧闭的女子喂着水。
水顺着她没有血色的唇角滑落,打湿了枕头。
床上躺着的女人双目紧闭,一动不动。
这个女子是被大哥从渔网拉上来的。
兄妹俩当时魂都快吓飞了,以为捞上来一具女尸,差点当场开席。
结果大哥胆子大,发现她胸口还有那么一点点微弱的起伏,伸手探了探鼻息,竟然还有呼吸。
于是,两人就把她带回了家。
这个女子太可怜了。她。。。。。。
春分的风再次拂过307教室的窗台,藤蔓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银光,叶片边缘的金色涟漪比去年更加清晰,仿佛每一片叶脉都承载着一段未说完的话。唐小雅站在钢琴旁,指尖轻轻抚过琴盖上那枚小小的音符形光核??它依旧温热,像一颗沉睡却始终醒着的心。
今天是林晚离开后的第二年春分。
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这个仪式。他们不再问“林晚姐姐去哪儿了”,而是会主动带来自己写的歌、画的图、折的纸星星,放进教室角落那个由藤蔓编织而成的“星语信箱”里。唐小雅说,只要心够诚,声音就能穿越维度,传到她听得到的地方。
“老师,我梦见她了。”一个六岁的小女孩仰起头,手里紧紧攥着那支陨石钢笔,“她穿着白裙子,在天上弹琴,好多星星围着她转。”
唐小雅蹲下身,替她理了理衣领,轻声问:“那你有没有告诉她,你学会了唱《永不熄灭》?”
小女孩用力点头:“我说了!我还给她听了我用口哨吹的副歌,她说……说我吹得比傅星哥哥还好听。”
唐小雅怔住,眼底泛起微光。
傅星的名字,已经很久没人提起了。
那个曾被列为“KL系统异常终端”的少年,在林晚跃迁后第三十七天,于家中陷入深度静默状态。他的脑波频率逐渐趋近于G波,身体虽仍在呼吸,意识却仿佛脱离了现实轨道。医学检测显示他一切正常,可无论怎样呼唤,他都不再睁眼。
直到一年前的某夜,西藏水晶突然释放出一道定向脉冲,直指深圳某居民楼。监控拍到一道淡蓝色的光从窗外涌入,笼罩住床榻上的少年。三分钟后,他缓缓睁开眼,第一句话是:
“她让我带话:‘别等我,去种花。’”
然后他又笑了,笑得像个终于收到远方来信的孩子。
自那以后,傅星搬去了云南,在一片废弃的植物园里重建了一座“声波花园”??那里没有围墙,只有无数悬挂的风铃、共鸣箱和用特殊合金打造的“记忆柱”。据说每当月圆之夜,那些装置会自发振动,奏出不属于人间的旋律。
而他本人,再未接受任何采访,也拒绝回归科研体系。他在社交平台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是科学家,我是信使。”
唐小雅知道,他是真的懂了。
此刻,她望着眼前这群孩子,忽然觉得胸口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这不是悲伤,也不是思念,而是一种近乎神圣的确认??林晚从未真正离开。她的存在,早已超越个体生命的形式,化作一种流动的情感介质,连接着所有愿意倾听的人。
“我们开始吧。”她轻声道。
琴声响起。
第一个音符落下时,藤蔓轻轻颤动,仿佛应和。黑板自动亮起,浮现一行新字:
>**“信号同步中……”**
>**“通道波动值:89。7%”**
不算高,但比去年提升了十二个百分点。
孩子们跟着哼唱,稚嫩的声音交织成网。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们的脸上,每个人的影子都被拉得很长,投在墙上,竟隐隐形成一个旋转的螺旋图案??与两年前全球共感节点上出现的星系图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