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6 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孙淼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热水氤氲的雾气短暂地模糊了孙淼的镜片。孙淼没有立刻回答秦禾佳的问题,目光投向窗外,那几个“大白”的身影在冬日惨淡的光线下,像是另一个世界模糊不清的符号。“讨厌?”孙淼低声重复,像是品味一个很久远的词汇,嘴角牵起一个极其复杂、混合着苦涩与了然的弧度。“以前是。非常讨厌。”

孙淼的视线没有收回,声音平静却带着穿透回忆的力量,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却又刻骨铭心的事实。“我觉得王婷像在打磨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非要磨成圆滑的、能嵌进社会机器某个标准卡槽的样子。我抗拒所有饭局,憎恶每一句言不由衷的客套,觉得那身西装像囚服,每一次假笑都像在背叛我自己。我想要的是…是代码世界的绝对纯粹和自由,是能随时拉起王婷的手,不管不顾地去任何地方的冲动。”孙淼终于转过头,看向秦禾佳,镜片后的眼睛清亮,却盛满了沉重的、挣扎过的痕迹。“我以前觉得王婷爱的不是我,是她想象中那个‘更好’、更‘正常’、更‘完美’的我。我的感觉…像被连根拔起,强行栽种到不属于自己的土壤里,每一天都在窒息。”

秦禾佳屏住呼吸,不敢打断。

孙淼的指尖轻轻点在那张写满疫情分析的打印纸上,敲击发出轻微的嗒嗒声,像在敲打过去的自己。“但这次,还有胡总那件事…”孙淼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寻找最精准的表达。“处理胡总,我没有像当年对付唐明哲那样,只知道挥拳头,结果毁掉一切,让婷姐跟我一起万劫不复。我能调动资源,布好局,拿到证据,用规则把胡总钉死,还能护住李梦,让李梦不用再忍气吞声,甚至…让李梦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孙淼的语速加快了些,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复盘逻辑,但眼底却有微光闪动。

“还有现在,”孙淼指了指窗外,又指向手机屏幕上那些高效的囤货订单,“面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我能第一时间判断风险,知道该准备什么,怎么最大程度规避危险,保护…保护需要保护的人。”孙淼说到这里,声音低沉下去,那个“人”字,似乎涵盖了很多人,包括此刻站在她面前的秦禾佳。

孙淼深吸一口气,肩膀微微垮下,那不是松懈,而是一种卸下部分沉重包袱的疲惫。“我突然发现,婷姐逼我学会的‘冷静’、‘权衡’、‘用脑子而不是肾上腺素解决问题’这些我曾经最深恶痛绝的‘改变’,原来不是磨掉我的棱角让我变得平庸。”孙淼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直直看向秦禾佳,带着一种痛彻心扉后的清醒:“它们是给我装上了铠甲和武器。让我不再是那个只能被规则伤害、只能带着婷姐在风雨里狼狈逃窜的孙淼。让我终于有了能力,去正面挡住一些东西,去保护我想保护的人。”

孙淼的手指收拢,握成了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但声音却异常平稳,甚至带着一丝冷酷的自嘲:“我不能…一边在遇到胡总那种人渣、遇到这种天灾时,庆幸自己有了这套铠甲,享受它带来的保护和力量;一边又在风平浪静时,怨恨打造这身铠甲时被束缚、被锻造的痛苦,嚷嚷着要什么绝对的自由。”

“保护和自由…”孙淼低声咀嚼着这两个词,最终摇了摇头,像是终于接受了一个无解的方程式,“它们的界限本来就模糊不清。想要守护什么,注定就要牺牲一部分自由。以前我只看到被牺牲的那部分,觉得婷姐在剥夺我。现在我才看清,婷姐是在用这种方式,笨拙地、甚至有点残忍地…给我争取另一种更大的、能守护彼此的自由。”孙淼说完,房间里陷入长久的沉默。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防疫广播声,提醒着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变。

孙淼没有再看秦禾佳,她拿起钢笔,重新俯身在那张疫情图谱上,添上一个新的标注。侧脸线条依旧清瘦冷硬,却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坚定,也更…沉重。那是一种认清了代价后,依然选择背负前行的沉默。

日子被无形的恐惧拉长,一天叠着一天,像窗外灰白沉闷的天色,望不到头。新闻里每日攀升的确诊数字不再是遥远的播报,而是沉甸甸压在每个人心头的巨石。第十七天,解封的消息依旧杳无音信,最初的秩序感和侥幸心理被磨蚀殆尽,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即将绷断的焦虑。

孙淼盯着手机屏幕上王婷发来的“今日平安”四个字,指尖悬在输入框上,良久,却只回了一个“嗯”字。孙淼很想念王婷,想念到夜里翻身触到冰冷的空枕侧,心脏都会猛地一缩。但孙淼不敢说。孙淼怕自己的思念会成为另一重负担,压在那个同样被困在父母家中、还要时刻担忧父亲身体和安抚母亲情绪的王婷身上。孙淼只能把所有的牵挂拧成一根细线,小心翼翼地藏在每日简短的报平安和视频通话的冷静面具之后。

孙淼和王婷视频通话成了每天的固定仪式。王婷总会挑家里看似最平静的时刻打来,屏幕里的王婷努力显得轻松,背景有时是厨房,有时是客厅,但孙淼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王婷眉宇间藏不住的疲惫和强撑的笑意。

这天清晨,孙淼和秦禾佳正在吃早饭,孙淼手机突然震动,王婷的视频通话请求跳了出来。孙淼的动作明显一滞:"回房间。。。。。。"孙淼压低声音,眼神示意秦禾佳,"别出声。"

秦禾佳点点头,轻手轻脚地退到走廊拐角。秦禾佳看见孙淼调整呼吸,嘴角扬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弧度,才按下接听键。

"今天这么早?"孙淼的声音瞬间变得温柔。

王婷的脸出现在屏幕上,眼下挂着浓重的青黑:"昨晚又新增两千例。。。。。。你那边物资还够吗?"

"够。"孙淼把镜头转向储物间,货架上整齐码着米面粮油,"前两天又有品牌方送来了水果和罐头,看,都快堆不下了。"那是前天半夜孙淼和秦禾佳整理的。当时孙淼的腿疼得睡不着,她们就着止痛药的效力,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样把罐头垒成了金字塔。

王婷的指尖触碰屏幕,仿佛想透过镜头确认什么:"你瘦了。冰箱里的菜还够吗?胃药呢?一个人在家千万别逞强……"

一连串的问题砸过来,孙淼耐心地一一应答,语气平稳,甚至带着点刻意的不耐烦:“够。药也有。知道了,啰嗦。”孙淼不敢让通话沉默,怕一沉默,那些被强行压制的担忧和思念就会找到缝隙溢出来。孙淼更不敢让镜头扫过自己打着石膏的腿,或者让王婷发现秦禾佳身影。

而屏幕那头的王婷,看着孙淼似乎一切如常的脸,心里的担忧却丝毫未减。王婷知道孙淼的报喜不报忧,知道孙淼那该死的骄傲和不愿意给人添麻烦的性子。一个人在家,疫情又这么严重……每一个念头都像针一样扎着王婷。王婷只能通过这种日复一日的“啰嗦”,来确认孙淼的安全,来填补自己无法在场的无力感。每一次挂断视频,王婷都会盯着暗下去的屏幕发一会儿呆,心里空落落的。

这种无声的、互相隐藏的思念与担忧,构成了每日的背景音,而秦禾佳,则是这段特殊日子里最清晰的旁白,也是最矛盾的体验者。秦禾佳每日看着孙淼和王婷视频时,那故作轻松下眼底藏不住的温柔和挂念,看着孙淼挂断电话后偶尔对着手机出神的瞬间。那份密不透风的、旁人无法介入的羁绊,像透明的玻璃墙,秦禾佳看得见,却永远碰不到,每一次目睹都是一次细微的煎熬,心口泛着酸涩的钝痛。

然而,煎熬过后,当视频通话结束,当孙淼的注意力从屏幕那头收回,秦禾佳的世界又瞬间被另一种光芒填满。困守的日子太漫长,无聊是最大的敌人,却也成了奇妙的催化剂。孙淼的腿限制了活动范围,但限制不了两个技术宅在方寸之间折腾的创造力。

“面粉好像放多了……”孙淼皱着眉,看着盆里一团不成型的面疙瘩,手上沾满了白粉,那表情比面对最复杂的代码还要严肃。

“水!快加水!”秦禾佳在一旁手忙脚乱地指挥,忍不住笑出声,“孙工,还有你搞不定的事儿啊!”失败了几次后,她们居然真的捣鼓出了能入口的蛋糕,虽然外形崎岖,但那一刻的成就感堪比完成了一个大项目。

游戏成了孙淼和秦禾佳孤独最好的宣泄口。她们联机打最激烈的竞技游戏,孙淼操作精准,大局观强,秦禾佳则反应敏捷,奇招频出。赢了,两人会像孩子一样击掌欢呼,输了,孙淼也会难得地爆几句粗口,然后不服气地要求再来一局。没有需要维持的“孙总”形象,只有最纯粹的胜负欲和快乐。

最深夜的聊天往往最动人。孙淼和秦禾佳会窝在客厅地毯上,只开一盏暖黄的落地灯,从某个算法模型的优化思路,突然跳到太平洋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再跳到某个哲学悖论,话题天马行空,毫无边界。孙淼在这种时候会变得格外健谈,眼睛里闪着光,热情、开朗、自信,那是沉浸在热爱领域里最本真的模样,是剥去了所有社会身份和枷锁后,纯粹的灵魂在发光。

秦禾佳贪婪地看着这样的孙淼,心跳如鼓。秦禾佳看到了一个更鲜活、更生动、更接近自己想象中那个完美灵魂的孙淼。这份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共享的、带着烟火气和思想火花的日常,像醇酒,让秦禾佳沉醉,也让那份喜欢,在每日的煎熬与幸福的冰火交织中,发酵得越发浓烈,几乎无法自持。秦禾佳小心翼翼地藏好这份心情,享受着这偷来的、或许危机解除后就会立刻结束的时光。每一天,都在理智的酸涩和情感的甘甜中反复摇摆。

一天午后,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客厅地板上投下狭长明亮的光带。孙淼单腿蹦跳着想去书房拿本书,经过客房时,门虚掩着,风恰好将桌上一本摊开的硬壳笔记本吹落在地。纸张散开的瞬间,孙淼下意识弯腰去捡,右腿的石膏却阻碍了动作。她吃力地蹲下,指尖触到纸页,目光却骤然定格。那并非工作笔记。页面上是清晰工整的表格,分门别类到近乎偏执:

「饮食:咖啡只喝浅烘豆手冲,加糖不加冰;喜欢所有黏腻甜点,但不能多吃。可接受黑巧(浓度75%以上);过敏源:菠菜、粉尘(备注:需备氯雷他定)……」

「工作习惯:专注时厌恶打断(标记:递咖啡需无声放在左手边60cm处);下午三点后效率峰值;颈椎劳损点位于C5-C6(备注:提醒拉伸,备用筋膜枪)……」

「生活细节:沐浴水温偏好偏凉;睡眠时畏光,需绝对黑暗;左耳听力略优于右耳(当面交谈建议站左侧)……」

一条条,一列列,事无巨细,像一份极其严谨的用户分析报告。但记录的对象是孙淼。最新的一页甚至写着:「1月28日,右腿石膏边缘发红,疑摩擦导致,需垫软纱(已处理)。情绪:因疫情新闻焦虑,夜间惊醒三次。」

空气仿佛凝固了。孙淼捏着那几页纸,指尖冰凉,纸张的触感变得异常清晰,甚至能感觉到上面细微的钢笔划痕。孙淼维持着半蹲的姿势,石膏腿传来阵阵酸麻,却比不上心头掀起的惊涛骇浪。孙淼一直以为秦禾佳的热情只是下属对上司的崇拜,或是志趣相投的知己之情,甚至带点妹妹般的依赖。可这笔记本……这细致到可怕的观察和记录,早已超越了所有正常社交的边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