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页)
杜言淮深深一抱拳,转身大步离开。
————————
京畿局势瞬息万变,云州战败落于明王的消息很快传至昆州。尉戈刚从舒家的探子知道了舒仪的消息,眉头拧得死紧,随即云州的战报就来了。
召了罗子茂和袁恪前来,三人在书房中看着两份完全没有关联的情报,脸色肃穆。
尉戈目光扫过两人,道:“说说吧。”
袁恪道:“兵事臣了解不深,但明王这么短时间就拿下云州,实在惊人,实力又进一步增长,圣上危矣。”
“下旨勤王。”罗子茂道。
袁恪也持相同看法,“京畿守军不足,圣上唯有下旨勤王。”
尉戈道:“勤王虽然可行,但是圣上所要防备的,不仅仅只是明王一方。”
“圣上、明王、德王,”罗子茂念叨一圈,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分明已是群雄逐鹿的格局。明王出兵最早,现在占了先机,德王虎视眈眈,想取渔翁之利。如果真要勤王,我们可就难了。”
尉戈道:“戍边防备矩州族,大军不可轻易调动,一个不慎,就是灭国之祸。诸王这般纷争,也没有人敢动戍边。可是除去守边大军,中原腹地能够勤王的军队不多。”
袁恪叹了一声道:“何止不多,真正有实力的,就只剩我们了。”
两个谋士都看着尉戈,目光既是担忧又有些不可言说的激动,“殿下,是否要勤王?”
尉戈却心存考量两人的意图,问:“今日只有我们三日,言不传外耳,两位如何看,是否要勤王,又该怎么勤?”
罗子茂低头思索。
袁恪率先开口道:“勤王有利有弊,利在于我们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攻京城解围不宜,但是要攻打矩州却方便。只要王爷应诏勤王,发兵矩州,围魏救赵。可让明王分心。只是这个方法也有不妥,万一明王攻势太猛,真把京城打下来了,我们此举就是大祸患。”
见尉戈罗子茂都在倾听,袁恪咽了咽口水,又继续道,“还有一个勤王时机,明王与京城酣战时,昆州军适时为京城解围,这才是惊天之功。”
罗子茂道:“若此时德王也来勤王,局势不是更加复杂?”
谁都知道,大家虽然都是勤王,可此勤王和彼勤王差别还是很大的。
袁恪道:“明王麾下名将如云,德王万不能比,真要在京畿碰上了,德王未必敢动。”
罗子茂摇头:“风险太大。”
尉戈听两人争论一会儿,已看明白,袁恪支持勤王,去争一份救驾的功劳。罗子茂却谨慎,他有未尽的话没有说出,但犹疑的态度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他并不看好京城的圣上,兴许一轮征战和勤王之后,京城的天子换人做了呢……
天子一旦换人,昆州勤王就变得尴尬了,到底勤不勤,到底该勤谁?
论眼光与谋略,罗子茂还是高袁恪一筹。
可他们议论的,终究与自己的心思还差了一点。
尉戈有些寂寥,忽然想起一个人来——舒仪。
倘若她在这里,又会说出什么样的见解。其实不用猜想,现今的大势与当初两人在殿中的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只有舒仪能读懂他隐藏在心底最深处那一点点不能言喻的野望。
“再等等,”尉戈闭目思索了片刻,睁眼道,“等局势再明朗些,本王可不比明王德王家大业大,手上总共才这么点兵,绝不能浪费在无用的地方。”
罗、袁两人听他说的如此直白,且口气中对皇子们并无敬意,吓了一跳,随即又面露微笑。
主上谨慎才是好的。
摆在眼前的,是一道太过艰难的选择,一个不慎,可能会遗恨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