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样的认知,到了2020年之后都还是这样,更何况是现在的。

而且华跃汽车因为是国产车,李可灼也没想赚国内老百姓多少钱,所以在定价的时候,比国外同档次的车价格低了最少两成。

而低贱的价格,更加让老百姓认为华跃汽车不如外国车。

哪怕是华跃汽车已经铺天盖地的打广告了,但是大部分老百姓还是不想买。

这个年代,能够买得起小汽车的大部分都是成功人士。

他们买车,更多的是为了赚面子。

比如买一台大奔,多有面子啊。

而如果花钱买一台华跃,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谁认为会有面子呢?

所以种种因素下来,就导致虽然华跃汽车性价比非常高,广告也是铺天盖地,但就是没人买。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可灼也没有什么办法。

老百姓就认为国产车不如在火车。

后世销量世界第一的五菱宏光,也没有人会认为它的品牌价值能够和奔驰宝马相比。

对于如何解决华跃汽车销售不出去的情况,最后老杨给了李可灼几条建议。

那就是改名,然后成立另一家公司,把高低档汽车区分开来宣传。

低档汽车,走五菱宏光的路,专门为国情服务。

现在的中国人,需要更多的是廉价并且能够用来赚钱的车,比如面包车。

而高档汽车,则改一个外国向名字,让老百姓误认为这是外国车,然后不断打广告固化老百姓的印象,最后树立起高端品牌形象。

在这个年代,不管是哪个行业,想要做生意,都必须有一个外国名字。

比如鸿星尔克,美特斯邦威,多乐士,杰士邦,乔丹体育,等等等等,这些看起来是外国品牌的,其实都是地道的国产品牌。

这些公司之所以取外国名字,也不是他们不爱国,而是在当时经商环境中,没有这些名字,他们根本树立不起高端的影响。

老杨给李可灼的建议就是让他把高档和低档车区分开来重新树立品牌。

低档车用国产品牌,而中高档车则仿外国品牌。

听到老杨的建议,李可灼犹豫了。

虽然他知道老杨的提议是对的,但是他并不想使用外国名字。

------------

第588章紧急任务

就在李可灼纠结着要不要听取老杨的建议时,李可灼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试飞,加上后续的改进定型。歼-14隐身飞机终于在1999年4月26日开始正式服役,装备了第一批15架飞机到了空军序列。

后续,空军还会继续列装一百架飞机。

按理说,现在是改革开放重要阶段,国家是没办法拿出那么多钱来给空军列装的。

然而,最后空军还是通过了列装120架歼14的决定。

歼14飞机,是李可灼个人投资研发出来的,光是研发这款飞机,李可灼就花了超过了二十亿美元。

当然这二十亿更多的是花在了基础研发设施的建设方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