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第2页)
凌华点点头,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工兵铲没问题,我这儿随时能调货。不过徐大人,咱们超市的规矩您是知道的……”
“我明白,等价交换,绝不亏待公子。”徐文渊早有准备,当即打开带来的深色木箱,从里面取出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轻轻推到凌华面前,“这是给您的报酬,您瞧瞧。”
凌华伸手掀开木匣盖子,里面铺着一层浅灰色棉絮,棉絮上静静躺着一本线装小册子。册子的纸张是泛黄的老纸,边缘微微发脆,像是历经了不少岁月,封面上用毛笔写着“徐家跌打膏方”五个字,字迹遒劲有力,还带着几分墨香。他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手写小字,记录着药材配比、炮制方法,甚至连不同伤势的用量说明都写得详尽,墨色深浅不一,显然是不同时期补充修改过的。
“这是我们徐家的祖传跌打膏药方子。”徐文渊的声音带着几分郑重,“家慈祖上曾是宫中御医,专管跌打损伤,后来家里没人行医,这方子就一直妥善收着。用它熬出来的膏药,治扭伤、劳损都极有效,公子若是用得上,便再好不过。”
凌华没立刻说话,心里默默唤出了系统。
很快,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检测到宋代祖传跌打膏药古方,成分配伍合理,含三七、当归、红花等18味中药材,炮制工艺符合传统古法,经模拟验证,对跌打损伤、肌肉劳损等症状有效率达92%,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得到系统的判定,凌华心里有了底。
他合上小册子放回木匣,抬头对徐文渊笑道:“徐大人,这方子是好东西,我收下了。工兵铲的事您放心,我这就安排。”
“多谢凌公子!”徐文渊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就知道您是实在人,不跟我绕弯子。”他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支钢笔——正是上次凌华随手送给他的那支英雄100。
“对了凌公子,还有件事想麻烦您。”徐文渊握着钢笔,指尖轻轻摩挲着笔身,“您这‘笔’,能不能也卖给我一批?”
凌华愣了一下,有些哭笑不得:“徐大人,您要钢笔做什么?您那儿用毛笔不是更习惯吗?”
“习惯归习惯,好用才是真的!”徐文渊说着,还把钢笔在手里转了个圈,眼里满是稀罕,“上次见您用这钢笔记账,我就觉得稀奇——用毛笔写字,又慢又费墨,遇上刮风下雨,纸还容易洇墨,写出来的字都糊了。这钢笔就不一样了,笔尖滑得很,写起来又快又清楚,揣在怀里不占地方,出去巡查时想记点东西,掏出来就能写,太方便了!”
听着徐文渊一本正经的夸赞,凌华忍不住笑了——没想到自己随手用的普通钢笔,到了徐文渊眼里,倒成了难得的“宝贝”。他放下茶杯,点头应道:“钢笔没问题,我这边能弄到。您大概要多少?”
“越多越好,至少五十支!”徐文渊想了想,又赶紧补充,“要是有您上次说的‘墨水’,也一起弄点,省得我回头不知道去哪儿找。”说着,他又取出一个小巧的锦盒,递到凌华面前,“这是买钢笔和墨水的报酬,您看看合不合适。”
凌华打开锦盒,一股温润的光泽瞬间溢了出来——里面躺着一块和田羊脂玉籽料,约莫有一个半成年人拳头大小,颜色是纯正的奶白色,表面泛着细腻的油脂感,用手一摸,温凉顺滑,像摸在上好的羊脂上,连一丝杂质都没有。玉籽料的边缘还保留着天然的皮色,淡淡的黄褐色晕染开来,带着岁月沉淀的柔和,一看就不是凡品。
“这是家里传下来的和田羊脂玉籽料,之前托懂行的人看过,说是上等货色。”徐文渊看着凌华的反应,语气里带着几分自信,“应该够换五十支钢笔和墨水了吧?”
凌华再次调用系统,很快得到回复:【检测到和田羊脂玉籽料,品质上等,密度2。95gcm??,折射率1。61,油脂光泽强,无裂痕杂质,具有较高收藏与经济价值。】
“够,太够了。”凌华合上锦盒,把它和装着古方的木匣放在一起,“徐大人,钢笔、墨水和工兵铲,我这就给您准备,一会儿一起给您。”
“那真是太感谢凌公子了!”徐文渊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更浓了。
凌华先把木匣和锦盒妥善收好,然后拿出手机给供货商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