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第2页)
纸上印的内容分别是铁质农具检验规程跟镰刀生产标准,看到纸上密密麻麻的表格跟文字,夏桔只觉得大跌眼镜。
小小一把镰刀,居然有这么严格的检验标准,比如尺寸公差、刃口硬度、锋利度、木柄能承受的扭矩等等,比如对锋利度的测试要求是连续切割若干次,切断率大于百分之九十五。
她惊讶道:“有这么多指标?”
夏桔对镰刀的打制要求也很严格,但她的要求根本就没有量化标准,她只靠目测,试用以及直觉。
周为民点头:“对。”
不过,夏桔一点都不心虚,说:“我打制的镰刀一定符合技术标准,各位,你们也把技术标准看一下,按照我的要求来,就能打出合格的镰刀。”
夏桔打制了一把镰刀现场示范,要求严格,把制作步骤、流程、钢料铁料火候等说得清清楚楚,要求他们做笔记,不认字的画画记录,再三强调不能按既往经验随心所欲。
之后大家各自去打镰刀,每人每天最少七把,河边很快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
陶建军打制完第二把镰刀,夏桔就不让他干了,先让他干杂活。
——
中午走在回家路上,夏桔感觉社员们看她的眼神跟以前不一样了,大概之前认为她是个黄毛丫头,但现在她是铁业社负责人。
不少社员问夏桔,问她们能不能到铁业社当会计、干后勤啥的。
社员们太想进步,太想参与了。
夏桔实话实说:“铁业社一共五个铁匠,记账、采购都得铁匠干,你们看铁业社盖的是草棚,启动资金不多,工资都得靠铁匠挣出来,实在加不了会计后勤。”
“那能不能当学徒?”
以前大家都觉得当铁匠苦脏累,现在知道有打铁手艺的好处了。
夏桔又说:“有学徒好啊,能干很多杂活,师父轻松,可铁业社刚开始试运营,要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招不了学徒。”
夏栓宝非常羡慕夏桔,夏桔打出来的铁器总能让人赞不绝口,现在她还能管理五个铁匠。
中午放学回家在路上遇到夏桔,阴阳怪气地说:“丫头片子能管理好铁业社才怪!”
夏桔一巴掌拍在他肩上:“会不会好好说话,你奶跟你妈舍不得教育你?那我来。”
夏栓宝登时呲牙咧嘴,夏桔自从打铁之后可了不得,指腹、手心都长了茧,这一巴掌的力道跟她练了铁砂掌似得。
“你咋当上的负责人?那些有经验的铁匠不好管理吧。”夏栓宝很识时务地软下声音,但语气比醋还酸。
他有种非常不妙的预感,夏桔的实力强得可怕,这才是个开始。
“凭真本事。”夏桔淡声说,她已经通过打铁找到自我,不需要从毫无实力的夏栓宝身上找优越感。
“我想去铁业社上班!”夏栓宝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
夏桔是丫头片子,丫头片子都可以,他一定能比夏桔更强。
“没门!”夏桔冷淡回绝。
——
下午上班,一个老太太嗷的一嗓子,打破了这片茅草房区域的宁静。
陶老太这个不省油的灯找上门了,尖着嗓子喊:“夏桔,凭啥让我家建军干杂活?”
尖利的嗓音刺破叮咚的敲打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夏桔正在手把手地教陶建军打镰刀,瞥了他一眼,随即出门,沉声说:“陶建军打的镰刀不合格。咋不就不能干杂活了,谁的家属来铁业社闹事,谁就别干了!”
陶老太太的脸因为愤怒更加皱皱巴巴,还想说啥,陶建军已经大步走了出来,连拉带拽地把他老娘劝退。
“抱歉,我娘就这个脾气,别跟她一般见识。”陶建军说。
夏桔冷声说:“管你好的家属。”
夏桔对着茅草房大声说:“各位,我们的目标是尽快生产五百把镰刀,大家管好各自的家属,管不好家属就别干了!”
开业第一天,夏桔对质量格外关注,已经开始自检,从刘铁匠、李铁匠打制的镰刀中各挑出一把不合格的,俩铁匠不乐意了,说:“你就看两眼就说我们打的镰刀不好,我打了二十多年,都是这样打的。”
“就是,我也干了二十多年,连把镰刀都打不出来。”
他们很不服气,这是年轻人对他们手艺的打击跟鄙视!
这让他们很没面子。
夏桔平心静气地说:“我的眼睛就是衡量标准,我说不合格就是不合格,等着质检员上门检测吧,明天他们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