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对峙(第2页)
他想起两个多月前,第一次见到冯麓的场景。
瘦削的少女站在众选人面前,看上去柔弱得像一支快要被折断的山茶花。而就是这朵山茶花却坚定响亮地告诉他们,自己已初步制成“李氏诅咒”的解药,剩下的验方工作需要所有选人帮助完成。
她心思缜密,每一句话都有理有据,甚至敢一个人跟朝堂那群大臣叫板。
她医术高超,想到的办法总是那么特立独行却立竿见影,若是杨凛或别的小医师私下请教她也从不藏私。
就是这样一个百年难遇的神奇少女,若是验方失败,明年就会从世间彻底消失。
杨凛没办法接受。
他缓缓蹲坐在冯麓的躺椅边,低着头紧咬牙关忍住眼中即将决堤的情绪,心脏第一次感受到被揪起来的痛苦,口腔中也弥漫开闷青的苦味。
“验方必须顺利完成,大人必须好好地活下来。”他低声自言自语,下了某种决心。
第二日早晨冯麓才睁开眼。她不知自己究竟什么时候睡了过去,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挪回床上的。
“姐姐你醒了?”芮雪笑着问,给她倒了茶水递来,“昨夜是杨大人抱您进来的,怕您着凉,又怕您惊醒之后再睡不着了。”
冯麓点点头,喝了茶问:“那他人呢?”
“一大早就去仁医堂了,说是要跟白堂主谈话,也没说要谈啥。”芮雪眨了眨眼睛,满脸疑惑,“姐姐要去仁医堂看看吗?”
“不去了,我相信他可以管理好现场。”冯麓低头穿好鞋子,“以后少去仁医堂,我实在太不想见到某人了。”
“嗯!我也不喜欢他!”
又是一日义诊,冯麓决定先让芮雪自己独立问诊,她在旁边观察。
今日来了个咳逆的患者,芮雪探了探病患的额头,体温微高,又把了把脉象。
“大娘,您会感到寒冷不止吗?”“是,很冷。”
“您有流涕吗?”“之前有,现在好像没了。”
“近日秋风渐起易感风寒,大娘您一定要注意保暖。”芮雪微笑道,在纸上书写药方。
面前的大娘晕晕乎乎地应了一声,话还没来得及说就开始剧烈地咳嗽,俯身朝地面吐出一口痰。
“去看看痰。”冯麓指着地面向芮雪说。
芮雪抿着嘴唇,表情很为难,“可是……有点儿恶心,可以不看吗?”
“不行,必须要看。痰液颜色代表了病情的性质,一旦诊断错误就会耽误治疗。”
芮雪走到前面蹲下看了一眼,“是黄绿色。或许是风寒快痊愈的信号,您的手札上写了,风寒痊愈前会呈现出‘外感寒、内感热’的特征。”
冯麓点点头表示肯定,她想到什么又补充问道,“对了大娘,您的胸脯有疼痛吗?”
“有一点儿。”大娘说着说着就捶了捶自己的胸口。
不对,胸痛不是风寒的症状表现。
冯麓走到大娘身边,“您伸出舌头我看看。”舌象是红的,也并不是风寒的苔白舌象。
大娘再次剧烈咳嗽起来,冯麓立即用袖子捂住自己的口鼻,向芮雪高声大喊:“捂住口鼻!”
冯麓一手挡住口鼻一手把着脉,结合大娘之前的症状来看,这可能是肺炎,还是有传染性的那种。
“大娘您是第一个咳逆之人吗?吃过何物?”
“就前几日,当家的难得打回野兔来,吃完第二日就这样了……咳咳……他今日也咳逆不止,但是高热不退无力出门……所以我才出门找大人您的,大人我们这病严重吗?”
野味,咳嗽,高热,无力。熟悉的词汇盘旋在冯麓的头顶上方。
怎么来了唐朝也有传染性肺炎啊……她闭上眼睛无力地叹气。
“您还见过哪些人?”若是密接者少或许还能将肺炎控制在摇篮里。
“咳咳……我是街上卖豆腐的,见过的人数不清呀。”
蒲城完了。
冯麓从脖子上取下天金鱼符,扔给芮雪,“芮雪,拿我的鱼符找县令,告诉他,现在蒲城出现了瘟疫,必须立即封城。若是放走病患把瘟疫传到长安让陛下知晓,那他的乌纱帽也别戴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