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维度日常(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五十一章维度日常

光门在身后柔和地闭合,顾夜宸和苏晚意发现自己回到了星穹的中央大厅,时间似乎只过去了片刻,怀中的双胞胎仍在熟睡,小星辰则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仿佛在确认是否真的回家了。

“创造者。。。”苏晚意轻声呢喃,脑海中仍回荡着与那些无法形容存在的会面。那不是言语交流,而是一种纯粹的概念传递,一种超越理解的认可与托付。

顾夜宸握紧她的手,眼神中有同样的震撼:“我们被赋予了更多职责,但也获得了更多力量。”

小星辰抬头看着父母,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智慧:“现在,我们真正成为桥梁了。”

接下来的日子,顾夜宸和苏晚意开始了作为宇宙守望者却又要过“正常”生活的平衡之道。他们很快发现,这种双重身份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祝福。

清晨,星穹的智能系统会以柔和的光线和音乐唤醒他们。卧室的天花板模拟出地球上的晨曦,却又能根据需要切换成其他维度的日出景象。顾夜宸总是先醒来,凝视一会儿仍在熟睡的苏晚意和婴儿床里的双胞胎,然后轻轻起身。

他的第一项“日常工作”是进行维度状态检查。通过意识连接,他能够感知两个宇宙的基本健康状况,就像医生晨间查房。任何异常波动都会立即引起他的注意,需要及时调节。

与此同时,苏晚意则会检查三个孩子的能量状态。小星辰已经能够自我调节,但双胞胎女儿还需要引导。她发现哺乳时与婴儿的皮肤接触能够最好地平衡他们的能量,于是这成了晨间最重要的仪式。

“宸星科技今天有个重要董事会,”顾夜宸一边查看日程一边说,“关于跨维度交通系统的最终批准。”

苏晚意轻轻拍着怀中的婴儿:“研究所那边也需要我最终确认新型能源装置的测试方案。”

他们相视一笑。谁能想到,在检查宇宙状态和调节孩子能量之后,他们还要去处理“普通”的商业和科研工作?

早餐时间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星穹的餐厅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准备食物,但顾夜宸坚持每周至少三次亲自下厨。今天他做了苏晚意最爱的法式吐司和小星辰喜欢的熊猫形状pancakes。

“爸爸,今天三维象限有个微小波动,”小星辰吃着pancakes,语气轻松得像在谈论天气,“需要调整参数0。03个基点。”

顾夜宸点头,通过意识连接瞬间完成了调整:“解决了。味道怎么样?”

“比上次好,”小星辰老成地评价,“但火候还是过了点。”

苏晚意笑着看父子俩的互动。这种将宇宙量级事务与家庭琐事无缝切换的能力,已经成了他们的新常态。

早餐后,顾夜宸前往宸星科技总部。他的办公室已被重新设计,看似普通的豪华总裁办公室,实则隐藏着维度监控和调节设备。他能够一边开会,一边悄无声息地处理宇宙事务。

今天的董事会确实重要。跨维度交通系统是宸星科技的新旗舰项目,旨在建立地球与其他友好维度之间的安全旅行通道。这不仅是个商业项目,更是顾夜宸和苏晚意平衡两个宇宙计划的一部分。

“系统测试显示,97。3%的旅行者没有不良反应,”项目经理汇报,“但仍有2。7%的参与者报告了轻微维度不适症。”

顾夜宸微微闭眼,通过意识连接查询维度状态:“调整阿尔法波段频率0。005赫兹,可以缓解这种不适。”

工程师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微小调整确实解决了问题,却不知道指令来自老板的宇宙感知能力。

与此同时,苏晚意在研究所指导新型能源装置的测试。这种装置利用新宇宙的能源原理,能够提供清洁无限的能源,是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关键。

“读数异常,”一位技术人员报告,“能量输出不稳定。”

苏晚意轻轻抚摸腕上的生命之种印记,感知能量流动:“不是装置问题,是本地维度场有微小褶皱。给我五分钟。”

她走到旁边的休息室,闭目凝神,通过意识平滑了那个维度褶皱。回到实验室时,装置已经运行平稳。

“不可思议!您怎么做到的?”团队惊叹。

苏晚意微笑:“经验之谈。”

中午,顾夜宸和苏晚意总会通过维度戒指“见面”。这不是全息投影,而是一种意识共享,让他们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精神状态。

“上午调节了三次维度波动,”顾夜宸“说”,“还有一群股东试图阻止交通系统项目。”

“我平滑了一个维度褶皱,”苏晚意回应,“还有两个研究员差点炸了实验室。”

他们在意识层面交换了一个无奈的吻,然后各自继续工作。

下午,苏晚意通常会回家陪孩子。双胞胎成长速度虽不如小星辰那么惊人,但仍远超普通人类。不到半岁,她们已经能够爬行和发出简单的音节,偶尔还会无意识地微调周围的小型维度参数。

一次,苏晚意发现妹妹夜玥的玩具车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悬浮了起来。她正要干预,小星辰却摇摇头:“让她自己探索。我在看着。”

苏晚意惊讶地看着儿子:“你什么时候学会当哥哥了?”

小星辰老气横秋地耸肩:“总得有人负责家庭教育。”

事实上,小星辰成了妹妹们的天然导师和守护者。他能感知到她们的能力发展,及时引导或约束。有一次,姐姐晨星不小心打开了一个微型维度裂缝,小星辰瞬间将其闭合,然后耐心地教她如何控制这种能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