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弦共振(第2页)
“情感的共鸣。最纯粹、最强烈的情感能量。”苏晚意抬头看他,“爱、希望、牺牲。。。这些先驱者认为‘低效’的情感,可能是对抗虚无侵蚀的关键。”
这一刻,他们终于明白生命之种为何引导他们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让他们坦诚心意,更是为了激活这种特殊的情感共鸣。
然而,温馨时光总是短暂。紧急通讯打破了秘境的宁静:虚无侵蚀的速度突然加快,先头部队已抵达太阳系外围!
返回控制中心的路上,顾夜宸始终紧握着苏晚意的手。面对危机,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真正的并肩同行。
全球紧急会议中,情况比想象的更糟:虚无侵蚀所到之处,现实结构不是被破坏,而是被彻底“抹除”,仿佛从未存在过。常规防御完全无效。
“生命之种可能是唯一希望,”苏晚意展示他们的发现,“但它需要强烈而纯净的情感能量作为‘燃料’。”
科学家们迅速开发出“情感共振网络”,通过全球意识连接设备,收集和放大积极情感能量。然而,效果远不如预期——大规模收集的情感被稀释,缺乏强度和纯度。
“需要源头,”星歌者传达,“最强的情感来自个体深处的真实连接。”
顾夜宸和苏晚意对视一眼,明白了该怎么做。他们再次来到月球背面的秘境,以彼此的情感为源头,通过生命之种放大这种共鸣。
过程比想象中更加深入。生命之种不仅放大情感,还迫使它们面对内心最深的恐惧和渴望。
顾夜宸看到自己最大的恐惧不是死亡,而是失去苏晚意;苏晚意则发现自己最渴望的不是拯救宇宙,而是与顾夜宸共度平凡生活。
这些坦诚的瞬间痛苦却治愈。当他们完全接纳彼此的脆弱与坚强时,生命之种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一道纯粹的情感能量波以他们为中心扩散开来。
效果立竿见影:被能量波触及的虚无侵蚀前锋仿佛遇到无形屏障,速度明显减缓。
“有效!”全球监测站传来欢呼。
但很快发现,单靠他们两人的情感能量远远不够覆盖整个太阳系。需要更多这样的“情感锚点”——彼此深度连接的伴侣、家人、朋友,甚至与特定地方有深厚联结的个体。
全球范围内,“心弦计划”启动。人们被鼓励寻找和强化那些真正的情感联结,不是泛泛的爱,而是具体的、深刻的羁绊。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过程中,许多长期隔阂得到愈合,分裂的群体重新对话。人们意识到,在宇宙级威胁面前,那些分歧变得微不足道,而真正的情感才是支撑存在的基石。
顾夜宸和苏晚意领导着这个特殊计划,他们的关系也成为了一种象征。工作中,他们仍是冷静的指挥官和敏锐的科学家;但工作之余,他们允许自己享受简单的幸福:共享一杯咖啡,并肩观看地球升起,或是深夜讨论时不经意交握的双手。
一天深夜,苏晚意在实验室睡着。顾夜宸发现后没有叫醒她,而是轻轻为她披上毯子,坐在旁边处理文件。苏晚意半梦半醒间靠在他肩上,嘟囔着:“夜宸,如果拯救宇宙需要代价。。。”
“无论什么代价,我们一起面对。”他轻声承诺,吻了吻她的发顶。
这种平静的亲密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加有力,生命之种在他们附近发出柔和稳定的光,仿佛认可他们的选择。
随着更多情感锚点的建立,一张由纯粹情感能量构成的防护网络逐渐形成,暂时遏制了虚无侵蚀的推进。但这只是缓兵之计,生命之种暗示需要更根本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度冥想,苏晚意感知到虚无侵蚀的本质:它不是邪恶力量,而是宇宙自然循环的一部分——“清零机制”,当宇宙过于混乱或失去平衡时自动启动,为新的开始做准备。
“先驱者试图用统一控制避免混乱,反而加速了失衡。”她告诉顾夜宸,“而我们,用多样性中的和谐,或许能找到出路。”
关键在于“共振”——不是抵抗清零,而是引导它以一种不彻底毁灭的方式运行。这就需要极其精细和强大的情感引导,几乎不可能实现。
就在他们苦恼时,生命之种再次引导他们,这次是到一个令人惊讶的地方——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顶。在这里,现实与虚无的边界格外薄弱。
在峰顶,生命之种脱离了苏晚意的手掌,悬浮在空中,开始自我转化。它不再是单纯的光源,而是演化成一个细微的、复杂的结构,如同宇宙的微观模型。
“它要我们做出选择,”苏晚意突然理解,“我可以与它完全融合,获得引导清零的力量,但可能失去自我;或者保持现状,寻找其他方法。”
顾夜宸紧紧握住她的手:“不要独自承担。我们一起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