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你了(第1页)
夏休期的日子过得太快,拖着行李箱行走在地铁站,混进了提前开学的初高三住宿生。
早在走进海底捞发现需要蹭高中朋友的69折时彻底告别学生身份,比拿到高中毕业证书时的感受还要强烈。
没什么不好的,学生时期开学前的晚上总点灯补一定要交的作业,和张佳乐的消息框里密密麻麻装满了讨厌上学四个字。
打包的真空烤鸭装在行李箱里,方士谦走的时候倪夏也给他打包了一份。
“和北京烤鸭不一样的。”
她特意强调,害怕他一听到烤鸭就露出便秘一样的神色。
据说他刚出道的那个赛季,几乎每次主场比赛后的宵夜都是北京烤鸭,从全聚德吃到大鸭梨。
K市乎几没有第二个季节,倪夏在云南新买的夏日清凉服装打包回N市后没有再带回,行李箱的分量少了将近一半。
她打开手机,查看今日落地温度——
八月十六日,27℃,多云
倪夏忽然联想到,这是张佳乐会喊热的温度了。
于是她笑了出来。
比百花规定的正式收假日略早上几天,倪夏没有提前和经理说,俱乐部来不及指派接机的人手。
“那就拜托拜托报销我打车费~”
百花建立的算是匆忙,第一赛季筹备,第二赛季就正式进军联盟,
当初孙哲平怎么拉的资金,和张佳乐一起又怎么考虑的地点,倪夏因为每周六天早六晚九的课程没怎么参与过。
俱乐部坐落在盘龙区,算是地价适中,距市中心不远,商业交通都方便的好位置。
经理满口应好,临挂电话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记得到俱乐部先来找她一趟,然后再去技术部拿账号卡。
倪夏知道该签下一份合同了。
滚轮碾过马路轻微凸起的地面,涩在俱乐部大门口。
“倪夏姐。”
两个一人一边拎着个塑料袋的青训生停下,和倪夏打招呼。
巧了不是,这两个是倪夏在青训营里难得熟悉几分的三人之二。
“效平,昊昊,这么早就回来了。”
俱乐部里青训生也分两种,一种是有天赋,签了合同,长期在俱乐部内训练的;还有一种更像是寒暑期的兴趣班。
前一种有钱拿,后一种有时候倒贴钱。
唐昊还是不太习惯被除了家里父母以外,只大上几岁的前辈叫小名,
“烦,不想待家里。”
他缓缓撇开眼,从余光里见倪夏没笑话他,才又转回来。
到底朱效平在青训营时间更长,队里有再练练就让他出道的意思。
孙哲平不怎么往青训营跑,张佳乐着重指导他看重的小弹药专家邹远,他就常常被倪夏开小灶指导。
朱效平不崇拜孙哲平和张佳乐,纯粹因为离家近才参加百花的青训,时间久了,倪夏便成为他心里崇拜和亲近的代名词。
他笑嘻嘻问倪夏,带着一丝少年人讨巧时的轻快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