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盐水煮虾(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邵一平不太想说话了。

吃完饭孩子们学习,张大姐现在每天可以上半天班,上午就领着三个小孩学习,卲一平可以给孩子报名。自己上班时间还没到,翠花看着大姐那还没起来的肚子。

进厨房拿上渔网,带上桶准备捞鱼去。上回的清明节捞的鱼终究是没等来他的主人,翠花决定在上班前给他搞点好吃的补补?

家里自从有了自行车,她每天跑的地方就多了,上山下河也成了家常事。

家里孩子还小,张大姐以前照顾自己多,现在自己该照顾她了,她们都得吃好的。

翠花来到水库边,像老地方走去,以前经常半夜被那人拉来这里训练。

其实她后来白天也很少来,第一次白天来是那个清明,现在是第二次。

上次匆匆忙忙的,啥都没来的及看。卲一平走后自己到是又来过几次,但也是孩子们睡着了自己半夜下水捞的。

这次又是白天来,翠花游到最底下,她这次时间充裕,就想给孩子们捞点虾,虾这个东西很补蛋白质的。

她深吸一口气,扎进水里。漳河的水清,能看见阳光像金线一样往下沉,沉到最底下,水底是软的淤泥,脚趾缝里钻出几根水草。

虾群在更深的地方。它们比夜里机灵,见人影就窜。翠花追着追着,她眯着眼找,忽触到一团滑溜溜的东西——是虾窝!

虾窝是抱虾的地方,没必要在此,她换了个方向继续在河里找。

水流涌来,网兜被冲得打了个转。翠花屏住呼吸,忽然看见几尾虾子贴着底游过,须须像细丝一样飘着。她慢慢蹲下,网兜贴着底往前推,那些小东西却弹跳着散开,像被风吹散的萤火。

翠花拎着网兜上了岸,三十来只青虾在网袋里蹦跶,有几只还试图用钳子夹破网眼。她掂了掂分量,够炒一盘了——再来条鱼,明天孩子们的午饭就齐了。她没贪多,水库里的东西够吃就行。

推开院门,邵一平正坐在孩子们身边,几个小孩在写作业。看到她回来,他抬头咧嘴一笑:“报名的事搞定了。”

翠花把网兜往水缸边一搁,虾子们立刻安静下来,像被按了暂停键。她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哪个学校?”

“政府新下发的子弟小学,五年制的。”邵一平起来跟着道厨房,“学费不贵。”

翠花用瓢舀了缸水,冲了冲网兜。水珠溅到缸沿,滴答滴答地响。

卲一平道,“你咋又去水库了,那边水深,再去等我跟你一起”。

翠花没理这句话,道“中午得给你补补,我做完饭再去上班”。

翠花利索的挑虾线,这是最基础的功夫,自己拜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挑虾线。

现在物资紧张,也没办法做更高级的,只能简单的盐水煮虾,就涂原汁原味。

一瓢清水,撒把粗盐,扔几片姜,灶上咕嘟咕嘟地滚。挑了虾线的虾进了锅,身子一蜷,青壳渐渐泛红,像晚霞染了云。捞出来,往瓷盆里一倒,虾还冒着热气,须须上挂着水珠。

蘸汁是现调的。醋里切了姜末,蒜泥要现舂的才香。邵一平从灶台边摸出个粗瓷碗,倒半碗醋,捏撮盐,又滴了几滴香油。翠花说:“够了,虾鲜,别压了味。”

院里的黄瓜正嫩。邵一平抄起菜刀,咔嚓一声拍下去,绿皮绽开,露出水汪汪的芯。撒把盐,淋点醋,筷子一拌,脆生生的响。

荞面馍馍是早上蒸好的,搁在笸箩里,皮儿皱得像老树皮。掰开来,里头却是暄软的,带着股淡淡的苦香。

做完饭,翠花就去上班了,她的午饭是在饭店里吃,现在是国家的,吃饭是供给制,福利还是很好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