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第2页)
大哥明明在家,嫂子为何还要专程去寻他来挂这灯笼。
虽然心里奇怪,但闻景元还是手脚利落的,把两个灯笼挂好了。
一东一西,板正极了。
白天的灯笼不亮,但若随风微动,也别有一番意韵。
“你瞧大元,就是利落。”何翠翠在一旁夸赞道。
闻林树扶着梯子,看人稳稳地下来了,才道:“是,随我。”
听到两口子的夸赞,闻景元摆出一副羞涩的表情,“这不过是景元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哥和阿嫂,才是照抚景元颇多的那一方。”
这话叫何翠翠连拍了闻林树三下,她的声音一点不带压低:“你瞧,我就跟你说了,大元不得了了,说的话都能赶上县府里的师爷了。”
何翠翠没在县里见过师爷,但她见过还没进县府里的师爷,那人当年也是满口文绉的话。
何翠翠能瞧出来,走南闯北过的闻林树,能瞧不出闻景元的不对吗?
他自然也晓得,但他却觉得理应如此。
早在很小的时候,闻林树便随父母进了县里生活,那时,他被身为童生的父亲教导识字读书。
可惜,他闻林树对刻在书本上的东西,那是半窍不通,余出的半窍也仅识两个大字。
也算比村里人强了些。
再后来,弟弟出生,从小便展现了惊人的天赋,什么四书五经,小小年纪就能背的朗朗上口。
因此,他老爹也不纠着他去读了。
全权培养起他的弟弟,闻景元。
那时候,他家所有人,包括邻里乡亲,都认为他弟弟是个有造化的人。
谁料到,一场高烧带走了弟弟的聪慧。
那时,闻家什么法子都用了,却半点不见效果。
后来,不知怎的,来了个四处游历的道士。
那个道士问,他弟弟是不是在东南方,失了魂。
闻家父母皆惊,因为他们正是回村过年节时,闻景元发的高烧。
村里的赤脚大夫治不了,开不出药,而那场冬雪下的又异常大。
最终,等他们赶回县里时,弟弟已经烧的昏了过去。
这一昏,就迷失了整整十年。
好在,那道士给了一解法,说趁早些回到失魂之地,时机到了,那丢失的一魂自然会找到回来方向。
而现在,闻林树便觉得,自己那个聪慧又腼腆的弟弟真的回来了。
可惜,爹娘却没能看到。
不过,弟弟回来了便好。闻林树这般想着。
“是啊,真像。我瞧着要比县府的师爷还要好。”闻林树道。
何翠翠以为闻林树不过随口一说,同样,闻景元对这句话也没放在心上。
直到第二天,吃过午饭后,他被闻林树拉着进了一间小屋子。
那间屋子,早在闻景元刚到这里时,便注意到了。
因为,他的院落不大,只有三间屋子。
一间铺着青瓦的卧房,一间没有开过火的灶房,还有一间便是面前这个,落了锁不大的木屋。
闻大哥拿着一把用红绳绑起的钥匙,打开了这间许久未开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