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第2页)
梁功长心里的那颗锥刺摩挲起来。他对白陵亲人的想念,从未停过,只是碍于面子,他,始终迈不出那一步。
“我很快就要回垦岭了,最迟也在明年年头,在此之前,我随时都愿代前辈去极遥采药。”邱怡不舍道,“我这一走,难有归来之期。若前辈那时才想开,我也衷心祝愿前辈还能遇到一个像我这么傻,不仅上门来求,还不辞艰辛,去极遥那种苦地方帮您采高山棠棣的大夫。”
梁功长静静地站在那,目不转睛地望着邱怡,真的好像错过了她,就再遇愿为自己与白陵城建立丝丝联系的人了。“姑娘,多谢你愿为我去白陵。若你进了白陵城,可否帮梁某寻一位见过张司宇模样的画师,带副他的画像回来?”
邱怡意味笑了笑,半认真半玩笑似的说道,“梁掌门,我敢保证,像我这么傻的人,你实难遇到第二位了。”
梁功长视着邱怡的神秘一笑,奇想这姑娘看似平平,言辞与眼界绝非常人,不由好奇起邱怡谈起的那位自称隐士的父亲是何来路。“恕老夫冒昧,敢问令尊因何归隐?”
邱怡不以为意道,“他从未跟我说过他年轻时的事。”
“姑娘,可听过邱世超邱大侠?”梁功长进而探道。
梁功长在江湖蛰伏多年的警觉告诉自己,邱怡的父亲定不是默默无名的人。或者也是如自己这样,破出家门,在小次山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他虽未到过垦岭,但也听过在垦岭曾有一伙锄强扶弱、令官兵闻声丧胆的五位兄弟,为首的正是一位姓邱的大侠,更巧的是,垦岭的五位豪侠亦在二十年前,纷纷没了踪迹。
邱怡试问,“梁掌门也去过垦岭吗?”
梁功长听出邱怡的防备,垦岭五匪虽是当地民生心中的大好人,但对百里氏而言,简直如鲠在喉,不除不快!
百里一族曾在二十年前举兵剿杀五匪,事后又屠尽五匪家园——狮虎丘,大肆追捕谷丘中逃窜出的家眷幼童,以斩草除根。若世间真还有劫后余生的五匪后人,又怎愿轻易在外人前承认自己来路?
为求邱怡心安踏实,梁功长只意味深长道,“老夫遗憾,未曾涉足过垦岭。听说那边地大,卧虎藏龙,邱大侠和他四位结义兄弟锄强扶弱,做了不少利民利生的善事。今日得见姑娘侠义仁心,想必令尊也定是位侠义之士,若老夫能与之结识,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
邱怡苦笑,“也许吧,可惜先父听不到这句话了。”
“姑娘既是英豪之后,就且安心在我这小次山住下。姑娘放心,令尊之事,梁某绝不与第二人提起。”梁功长关照道。
“多谢梁掌门。”
心中却是无限自责,她自出垦岭以来,极少提到自己的来路与身世,连身上那些金钗银饰,都为防被人识出身份,埋于荒野,只留了支父亲在垦岭集市买下的珠钗留作思念。
不想,单凭一个自己编出的姓氏,却引得梁功长追问起自己的来路。
天还未亮透,天际呈现出淡淡灰蒙,山间雾气弥漫,梁功长亲自送邱怡与轩辕夏下山,念起邱怡说自己再无亲人,交给她数百两银子作为盘缠和请画师作画的费用。
云间城小次山地处白陵与凤临中间,下小次山后,朝北是进白陵的,向南才是去凤临的方向。梁功长与二人下山后,二人留了心眼儿,看着梁功长进入小次山好长一段时候,才驰马向南奔凤临而去。
邱怡三年未离开过清农,轩辕夏自到云间城后也日日被母亲约束管教,这二人如两只离了巢的小野雀般,一路走走停停,说说闹闹,好不乐乎。
旁人看了去,只会觉得这二人是一对来游山玩水的小夫妻。
凤临城外古道边,两骑疾驰而来,马上之人风尘仆仆,红马驹上的人更是掩不住激动,“邱姐,前面就是凤临城了。我与田姑娘约好,先在凤临城外碰头,再进城里与我哥汇合。”
邱怡心情亦是十分畅快,多年精养,终于靠着清心丹,可暂复常人之体,纵马驰骋,好不快哉!“好啊,我正好可见见那位令你朝思暮想的田姑娘。”
心中,还不时猜着,夏小五那位可与张司宇论交,有胆量打天作之合馆主意的哥哥,会是谁?而夏小五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