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发烧了(第3页)
应早心里骂着作弊和狡猾,头倒是扬起来,身体也老实地弓起,形成一个明显地弧度。
应早昨晚刚发过烧,周安耕并没有多余的举动,不过光是这个就挺奇妙了。尤其应早没干过这种事。
反正挺、挺奇妙的。
一向以“小神童”著称的应早,在此刻一下子词穷了。
应早和周安耕在床上黏黏糊糊好半天,最后应早肚子咕咕叫好几声,两人才依依不舍的下了楼,去厨房弄饭。
当天休息了整整一天,第二天应早没再闲着,带周安耕去了市内最好的三甲医院。
一是为了检查他的眼睛,开新药。
二是去查周安耕的记忆问题。
这并非心血来潮,在知道周安耕能弹钢琴之后就想这么做了。
之前奶奶提过,以前的事周安耕都不记得。
如果说完全忘记还好办,全当“脑子不好”算,翻篇不管。
可现在身体记忆存在,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却不去查,想要忽视就跟掩耳盗铃似的。自己欺骗自己,应早做不到。
万幸的是,周安耕很配合。
那晚的发作并没有延续太久,恢复正常的周安耕非常听应早的话,乖乖交钱领号。
第一项是检查应早的眼睛,依旧是老生常谈的那些。
哪怕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他们仍然不具备做手术的技术和条件。
但这里的医生并不像老家医院那样,因为国家临床技术的顶尖人才都在A市,医生向他详细介绍了医学转化中心的要求。
实际上,它不对外开放,接收的患者需要经过严格筛选,且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最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在国内只是初步进展,有极大概率失败,这对患者和患者家人都是极大的心理挑战。
说到这里,医生话音一转,给了他们一个号码。
是A大医学研究院教授的号码,名字姓白,研究方向正好是遗传性眼睛失明方向。
最初的临床试验也是白教授和他的团队进行,或许会对应早有帮助。
“我这里帮不上忙,如果你以后进入A大,这个电话或许有帮助。”最后,医生说。
“……”应早接过纸条,愣了愣,心中有一股热流涌过,眼睛有些热。
“谢、谢谢……”应早道。
“是我应该做的。”医生笑道。
从诊室出发应早情绪五味杂陈。
捏着轻飘飘的小纸条,仿佛在捏一个珍贵的宝藏,沉甸甸的。
以前在镇里,他不解那些毫无缘由的恶意。纳闷为什么他没做错任何事,就有人无缘无故的招惹他。
而现在,接收到无数不求回报的善意,才更明白这些的珍贵。
感动归感动,等到周安耕检查,应早立刻转换了情绪,切换成大家长状态。
进到诊室,应早立刻道:“医生,之前在别的地方诊断他是智力障碍,以前的事都记不清了,但前两天他弹了钢琴曲《小星星》。”
应早语速中等偏快,声音严肃,“我问他,是不是记得小时候的亲戚,他说不记得。这种情况是为什么?是失忆吗?”
“……”
医生推推眼镜,看清了问诊患者和家属。
他见过不少着急的家长,大多是“医生你看看这可怎么办呐!”、“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孩子,你得帮帮我啊”、“我家孩儿聪明的很,怎么可能有病呢!”……
像这么着急还能说这么全的家长,还真是少见……而且,这个家长看上去比患者还有小。
“你是说,他本身不记得以前的事,但又能弹钢琴?”
“对。”应早点头,拧着眉说,“后来我又让他弹,他又说自己不会了,可明明那天弹钢琴的是他,我后来还调出了监控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