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20(第20页)
可我在秋收之前下乡走访发现,各乡下农田里别说拖拉机,连二蹦子都缺得不行,有的村里一台都没有。”
“调查后才发现,县里农机局领导自己在外地搞了别的厂家的产品进来,结果春耕的时候有的农民买回去用不了几天就坏,修都修补起。
这批货贪便宜的货砸在手里,钱没挣到,还赔了不少,自然没钱进别的货。
老百姓没路子自己从市里买拖拉机,而且,如果自己越过农机局买了,出故障没人给修,配件也买不到。
就因为都依赖习惯了。”
拖拉机厂天天坐等订单上门,等不到就让工人下岗;农机局自己搞的伪劣产品卖不掉就不进货,不管农民买不买得到。
而农民一辈子都没进过市里找厂里买东西,就只好靠自己土里刨。
都不走出去,这就是个死循环。
“那你想怎么解决?”燕九如耐心地听小宋市长难得啰嗦一堆,才问道。
“我准备号召市里所有跟秋收有关的企业工厂一起联合搞一个‘迎丰收助农下乡活动’,让企业把产品送到田间地头去。”
至于那些中饱私囊的,把证据交给检察院,依法处置。
“好,这个主意不错!”
***
燕九如放下电话,难得神情带着轻松。
“……噔各儿里格噔,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天助黄忠成功劳。战立在营门传令号,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向前各个具有赏,退后难免吃一刀……到明天午时三刻要成功劳~”
新来的俩秘书互相瞅瞅,都有些惊讶:他们也来了有三个多月了,还是头一回见自家部长这么高兴呢。
“王秘书!”
“哎,部长!”
“联系几个覆盖面广的报纸,让他们跟小宋市长把这次助农下乡的活动前后情况搞个采访报道,深挖一下。”
“尽快见报吧。”
“好的,部长。”
“柳秘书,你跟其他几个下去锻炼的通个气,让他们别死憋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互相多了解沟通。”
“好的部长。”
***
可能是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高兴的事儿,这半天燕九如都觉得很愉快。
中午在部里食堂吃了饭,回到办公室又跟陈茵打了个电话,结果电话里,陈茵告诉他,自己要带人去北边调研,可能得出差大半个月。
家里老人孩子自然都得他照看了。
“……一个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太单一,需要调整,你们那个会议后,上面给我们计算机信息中心派了任务,要在东北几个重工业集中的城市建立起现代化的计算机相关布局。
具体得去看了再说。”
燕九如叹息着放下电话。
调整产业结构是自己提出来的,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各行业电子信息化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南方和首都等大城市已经领先一步,东北等老工业城市还停留在386机型上。
就这也没几家企业有的。
玄国这些年通过陈茵在内的归国计算机人才的努力,计算机行业的软硬件和技术专利等都不落后世界太多,几乎紧跟着世界潮流的脚步。
除了主机和显示屏,周边的配套也都能凑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