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对头。体制改革、加强企业管理,这是全党全民关心的、势在必行的工作。现在各

个工业部门,各个省、市都在搞试点,闯门路,能够抓出些成绩,自然是众望所归

的一件事。作为重工业部的第一把手,他应该做出些决策,提出些办法。但是,经

济理论界有一帮人头脑发热,跟着他们胡闹会捅娄子,出问题。他需要等一等,看

一看。等什么,看什么田守诚也说不清楚。反正,根据他的经验,那些让人拿不

准,或是僵持不下的事情,往往就在等一等、看一看中拖了过去。就像北京冬天刮

的风,一上来就是七八级,飞沙走石的。它不能老那么刮吧,刮上一两天,就会转

成五六级,三四级,最后变成一二级。眼下他只须找些人搭个班子,做些姿态。对

郑子云和汪方亮的那套搞法,还能起点钳制作用。

他说:“是的,我们应该抓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我也有个想法,还没

考虑成熟,是不是把企业管理司和调研室合并,成立一个咨询委员会,研究开展这

方面的工作”

林绍同一愣。这么一来,不是把调研室从汪方亮的管辖下挖出来,另立一套人

马,和汪方亮唱对台戏吗汪方亮是什么人物论魄力,论智谋,论根子,哪一方

面都是硬邦邦的,不是关键时刻,不应轻易交锋。

“恐怕还需要再斟酌、斟酌。”

田守诚看了看林绍同。林绍同也木无表情地看着田守诚。但两个人立即心照不

宣地互相明白了。

“好吧,那就再等等,看看也好。”田守诚垂下双目。

田守诚待人处事,大多留有余地。就拿汪方亮“文化大革命”

中被开除党籍这件事来说,田守诚当时是举手同意的。私下里,却很会送人情。

前些日子,田守诚还对汪方亮说:“那时候,开除你党籍的决定显然是错误的,但

我也不好反对,因为我和你私人关系过密。”

汪方亮并不买账,立时拉下脸来说:“胡扯!首先是原则。应该说的,就要说。

什么私人关系不私人关系,我不承认和你有什么私人关系。”

“文化大革命”后期,田守诚和郑子云先后恢复了工作。逢年过节,田守诚总

是偷偷去看看汪方亮。那时候,汪方亮还因为“恶攻”的罪名未恢复工作,更没有

恢复党籍。想想,那是什么罪名.又是什么时候啊。有几个人能这么干呢能做到

这一点,实在是不容易。郑子云却从来没去看望过汪方亮。但在讨论处理他的问题

时,却坚持实事求是。如果田守诚和郑子云在部党组会议上发生意见分歧,形成不

了决议的时候,汪方亮几乎总是郑子云的支持者。其实,他们两人的私人关系并不

十分密切。据田守诚多年的观察,郑子云不交什么朋友。只能这样理解,那是两个

互相需要的帮手,而并非推心置腹的朋友。

纪恒全告诉郑子云:“报社叶知秋同志来电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