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3页)
见他们睡在床上。”凭他和郑子云共事多年的了解,他知道郑子云不会做这样的事,
可他巴不得郑子云做出这样的事才好。田守诚知道,再没有比这种事更能毁人的了。
有时他觉得孔老二比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人物都伟大,那得以跨越二千多年时空的封
建意识,之所以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来,直至现在还主宰着很多人的头脑,靠的就
是孔老二这个染色体。不过田守诚是讲求实际的人,他从不把精神耗费在还没有发
生的事情上。他对林绍同说:“我看,既然宋克同志他们有这样的意见,你不妨在
部里搜集一下对这篇文章的反应,适当的时候在党组会上议一议。”他没有说要搜
集什么反应,那是无须说的,林绍同自然清楚。如同一个精明的管家,来了什么品
位的客人,席间该上几个冷盘、几道热菜,心里早就有谱。
郑子云在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风行一时的“兴无灭资”口号大唱
反调,上面不但没有微词,反而在报刊上、内部通讯上,左一篇报道,右一篇转载。
前不久国务院某领导人准备召集重工业部有关同志研究工作,在田守诚提出的
有关人员的名单后面,亲笔加上了郑子云的名字。当田守诚按照惯例在前排——通
常是各部第一把手的座位——某个座位上落座时,那位国务院领导人高声地招呼着
:“郑子云,郑子云来了没有”
郑子云简单地答道:“来了。”——听起来却踌躇满志。
打倒“四人帮”以后,他似乎一帆风顺。
这一切都不是没有意义的。自然啦,“四人帮”那个时期,郑子云又不是第一
把手,部里的事情也用不着他出来亮相、表态,那些个亮相、表态真他妈的坑人,
一次又一次地让人自己往自己腧卜抹黑。批邓的时候,郑子云又住了几个月的医院,
谁知道他真病还是假病。真是吉星高照,生病也生得是时候。“生病”真是天才们
的伟大发现。那位国务院领导人就曾经笑眯眯地问过他:“守诚同志,那个时候人
们都生病住院,你倒好好的,啊”
那笑很有点古怪。
那位国务院领导人还招呼着郑子云:“来,来,坐到前面来,坐到前面来。”
之后又加了一句“最近你们部的工作很有开展嘛。”
这一切都不是没有意义的。田守诚非常熟悉高级政治生活,每一句话、每一个
姿态都是一个信号。这信号表明,郑子云的地位可能有所升迁。但把他撤下来,把
郑子云换到他的位置上这个可能目前还不存在。他知道,只要上面赏识他的人不垮
台,他就不会垮台。像洋人那样,今天可以是部长,明天可以去饭馆刷盘子那样的
事,在中国绝对不会发生。倒不是这个社会对他特别恩典,而是这么一来,便会动
摇整个干部制度,危及每一个即得利益者的利益。田守诚是太了解这一点了。只要
他政治上不出大问题——他想大致不会了,他已更加谨慎——他这个部长的级别就
会一直保持到终年。
再说郑子云也决计不会同意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