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终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后面那辆马车里的李启善也掀开车帘看着这京都,他从小生活在宫中,这京都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但不可避免的,他也想起了自己躲藏在粪桶中出逃的场景,脸上露出忧郁来。

张有矩一路没劝成,还跟着入了京,这会儿也有些懵,一时心头惶然。

宿龙军早在京中打点好,马车在一处五进的大宅子外停下,据说是某官员拖家带口离京时脱手的。

入夜后,宿龙军中包括赵平丘在内的十二将在书房齐聚,燕寔为首领,早已定下攻城布局,今日李眠玉另外布置了一项任务。

第二日,本该入朝与内阁大臣仪事的朝臣皆是告假在家,京中一片沉肃静默,连百姓仿佛都察觉到风雨欲来的气势,街上行人渐少。

京郊大营,卢元珺离京后,朱大城因军功被任为副将与卢元珺亲兵镇守京都城外,这日傍晚,他收到一封信,离开大营,入夜后才归来,心潮澎湃,整夜未眠。

崔相同样收到了信,崔府中亦有宿龙军看守,比起从前,他已是头发花白,看着信时,颓唐难堪。

他不曾想到,文昌帝会将宿龙军交给当日还不曾及笄的宁国公主!

宿龙军在李氏皇族谁的手上,谁就是皇帝,这是李氏先祖定下的铁律!

崔相坐在书案后,同时也想明白为何长子久不归京,归京也不曾回到户部为官!

崔云祈已于半月前归京,却一直告假在家,成泉都不知自家公子要做什么,只见到公子时常把玩那枚燕寔的暗卫令牌,在这夜里崔府有强横的卫士入内后,他茫茫然间仿佛明白了什么。

“我想见公主。”他面对宿龙军时,神色镇定,只是面色很苍白,唇角却温笑着,“告诉公主,我一直在等她,我愿意成为她的马前卒。”

宿龙军卫士冷冷看了他一眼,未曾应声,却传信给了李眠玉。

李眠玉收到信后,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竟是有些怅惘,她出了会儿神,她还未想好如何处置崔云祈与崔氏。

崔氏是百年世族,族人与姻亲在朝堂盘根错节,崔相的门生更是遍布朝中,当日卢三忠能顺利在京中一呼百应登基就是因为崔相率领群臣迎接臣服。

何况如此之多的朝臣一旦离去,朝中何人以继?

李眠玉没有回应,这事她要好好想一想,慢慢处理。

第三日天未亮,燕寔率五万宿龙军于京都城外畅通无阻入城,卢元珺留在京中的五万南北禁军措手不及,还不到午时,宿龙军攻占皇城,方皇后未能出逃被另外安置,太子妃石兰慧与亲卫出逃途中摔马而亡。

京都每一处出入口皆由宿龙军接管,城中每百米留一个卫士守卫。

燕寔穿着甲胄迎李氏宁国公主入宫城的同时,宿龙军押朝臣入宫。

当日依然以崔相为首,百官在朝堂之上齐齐跪拜于新主,新主霸道强横,虽是公主之身,可手中有奇兵,又是李氏文昌帝孙女、懿成太子独女,连崔相都不曾出声反对,饱受卢元珺北伐折磨的朝臣更无一人敢多言,甚至期待新主。

李眠玉依靠宿龙军以雷霆迅速的手段掌控住京都,并命燕寔与赵平丘从宿龙军中挑选人接管京中南北禁军,不服者斩,连杀三十二名卢氏亲卫将领后,补发卢元珺欠下的半年军饷,彻底控住。

但当今大庸朝皇帝卢元珺还在外北伐,改朝换代的历程并未结束。

五日后,两万宿龙军率五万南北禁军,并京郊大营五万往北去,三月末在关中平原与得到消息返身回京的卢元珺大军相遇。

卢元珺与石敬山被斩杀于潼关。

四月末,趁乱侵入边关两城的狄人被逼退至边关线外三十里,狄人死伤过十万,元气大伤,送上降书,愿割三城为诚意。

消息送往京中时,已是五月。

五月末,大周朝首位女帝手握强兵,得百官拥立,以前人未曾有过的霸道姿态登基临朝。

文昌帝幼子李启善被封善王。

女帝登基之时,崔相病重自请休官,崔氏族人有担重臣之位的亦是纷纷上书请罪休官,帝念崔相老迈,允可,其余之人包括崔云祈,未曾应允,他日再议——

李眠玉还穿着衮冕,结束后顾不得换下常服,终于从赵平丘手里拿到了皇祖父留给她的信——

夏雨骤降,伴着雷鸣。

李眠玉拉着燕寔的手,在书房的榻上坐下,她并未立即看信,而是在一瞬间抬头看燕寔,眸光里克制了数月的泪漫出来,她的脸色亦是苍白的,“燕寔~我有些害怕。”

燕寔漆黑的眼睛如常一样注视着她,他俯首,额头抵住她的额头,低声:“小玉,不论如何,是我甘之如饴的。”

李眠玉听不得这样的话,她的眼前立即模糊了,靠在燕寔肩头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是抬起头抖着手去拆信。

燕寔心情平静,垂着眼睛替她擦眼泪,已经并不在意信中内容。

李眠玉拿出信纸打开,一眼扫去,是皇祖父极为潦草的字迹,显见是匆忙之中写下,却足有三页。

她几乎是屏住了呼吸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