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0100(第1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吃完了,是我女儿从大行官署三里外那家酒肆中买回来的,啊对,是的是的,她被博昌侯提拔为吏了,现在在大行官署中当值。”

“赵太公,这次休沐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还不是要等我女儿一起回来,您还不知道,我女儿被博昌侯提拔为吏了。”

“我女儿……”

“我女儿……”

结果是——赵家因为炫耀得太大声被街坊四邻拉入黑名单一个月!

而这时,那尊在汾水上发现的古鼎终于在各地官员的齐心接力下,被运送到了长安。

此鼎纹饰精美却并无铭文,在水里飘了这么长时间依旧金光灿烂,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认定这并非伪造,确实是一尊年代久远的古鼎。

刘彻大喜,亲自将此古鼎迎接至甘泉宫,陈列于郊庙祭祀,满朝公卿大臣皆向刘彻表示祝贺。

闻棠也跟着一起贺。

就算这古鼎不是伪造的,也和神仙没啥关系,随便找个底蕴深厚之家从府库里拿出一件宝贝,无论是上周的还是商周的,系跟鱼线往河里一丢,然后高呼几句,语气越激动越大声越好,最好把周围看热闹的人全都引过来看打捞宝物,祥瑞就制作完成了。

主要还是鼎的政治意义,能来表示天降祥瑞,君权神授,强调天子统治的合理性。

要是平时,刘彻早就把闻棠召过去问她:“闻卿,你觉得仙人赐朕“宝鼎”下凡,可有何意义?”

之前天降祥瑞降下的都是凡间没有的东西,可这个鼎……却是madein华夏,所以刘彻也有点心虚。

导致他这次连问都没问闻棠,直接改年号,将年号改成元鼎。

刘彻超高精力无处发泄,于是做了个决定,下令让少府和卫尉的官员做好准备,打算秋天时向东巡游一圈,好好游览游览自己的大好河山。

这都朕的疆土啊!

气温日渐转暖,时光飞逝,一封来自南越的信件被邮人千里迢迢送到长安,搁置在未央宫中,天子的桌案上。

刘彻处理完政事,有专门的小黄门替他将信拆开处理,直至字迹显现出来,刘彻看了片刻,眉头由紧变松。

这南越丞相实在是太过分,太不知好歹了,简直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刘彻吩咐道:“召博昌侯来清凉殿。”

小黄门依令行事,去大行官署中找闻棠过来。

殿内的刘彻现在看到或听到安国少季这四个字就生气!

还吃荔枝,安国少季原本也不是什么瘦子,再吃,再吃他就要变得比荔枝还要圆滚滚了。

到底是去游玩还是去出使的啊?

吕嘉拂了他的面子,汉使不干正事,要不是有个稍微能上点心的终军,知道写信回来传递消息回来,恐怕这群人就都死在南越了,没一个机灵的。

猪猪持续生气中。

这股气一直到闻棠进殿,才稍微消下去一些。

刘彻让闻棠看终军的信,听到“终军”俩字时,闻棠心里一个咯噔,寻思这孩子可别是真把南越丞相给噶了或者在南越实行了兵变。

做了也没关系,只要不提到我就行。

看完信后,闻棠心里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已经实行兵变,而是正准备实行兵变啊!

南越太后思考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想到让吕嘉改变心意的办法,这对她来说实在是太费脑子了,想来想去,在得知自己国家的真实实力后,南越太后选择了放弃脑力思考,实施火力。

她决定采用最简单粗暴且原始的办法,直接给陛下写信,让陛下发兵来干南越。

但终军是个有脑子的,而且他打算这次搞个大的,若计划能成,可一举三得。

他在信上写了,南越之所以敢不服从大汉,只是因为气候和地形,东边的闽越同样也有这个想法,他们现在只是表面臣服大汉,私下里指不定有什么反心呢。

再加上西南那边的野人和羌人,即使他们合在一起,实力t也不过是大汉军队的十之其一,却敢依仗天险,不敬天朝,尤其是西南夷那边,从前还曾有过截杀汉使的恶行。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南越、闽越和西南夷本就是大汉的领土,自然要回归到大汉的疆域之中,臣出使南越,时刻不敢忘记此事。

请求陛下再次派遣使者给我带过去大量钱财和金币,我愿效仿当年的曲逆侯陈平,在番禺城内培养间谍,策反南越贵族,让他们劝说吕嘉联合闽越和西南夷一起造反,等到三路士兵合军,大汉即可出兵将其一网打尽。

看完之后,闻棠第一反应就是:呀,和我想法一样。

就连刘彻,也赞道:“终大夫跟了你两年,行事作风颇有你的风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