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忘忧(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忘川的风,夹杂着夏日独有的气息,山冈上斜靠的白衣,痴痴地注视着身侧的花草,还有蚱蜢堆叠着蹦出来,吓了她一跳。她“咯咯”地笑着,伸出手一捧正好逮到了它们,“被我抓住了吧!”然后开心地滚落了下去,蚱蜢也逃之夭夭。她躺在草地里,就像在神女峰时一样自在,天上的云朵都轻透的。看了一会儿,她便爬起来拍拍衣裳回去了。从谷中散步回来后,她便和婆婆呆在一处,也帮着做些小活儿。“姑娘从哪里来?”“我是从沚城来的,本来以为竹筏会去梨州,没想到中途漂到了这里,多亏了您和公子相救。”“姑娘言重了,不过是举手之劳。”婆婆在纳着鞋底,“姑娘刚才可有见到公子?”“没有呢。”她也帮忙理着篓里的碎布,理出来婆婆便直接拿过去,涂上浆糊,一层一层地铺垫起来,就像平民人家的祖孙两,画面十分温馨。“可能是走岔了,也没关系,你一会儿去就能见到了。”“嗯,婆婆,那位公子是什么样的人呢?”“公子自小就在谷中,潜心钻研医术,不为名利所动,是幽兰一般的人物。姑娘还不知道吧,外面那位有名的川谷老先生,就是公子的师父。”“这可真巧,我是听过川谷先生的,听说他医术精湛,没想到还有一位徒弟。”“公子平易近人,说来也巧了,与姑娘倒有几分性情相投。对了,公子对音律也颇有研究,你们肯定聊得来。”婆婆笑着这样说,她半知不解,只是礼貌地笑了。她应该见一见那位公子,当面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能抛却功名利禄之人,又隐居在这清净悠然之处,不由让她心生敬佩。是夜,月淡风轻,最适闲庭信步。她推开门,月光洒在自己的身上,她很久没有这样享受,这份恬静来之不易。可当她抬头望着那轮明月,又不禁感伤起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她正感慨,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箫声,悠悠扬扬,她寻声而去,渐渐进入一片竹林。她踩着斑驳的竹影走到竹林深处,只见那人一身月白,广袖长衫,月光交织在他的身上,撒下的衣裳宛如七尺瀑布泉。她站在几丈开外,虽不见那人形容,却总觉得似曾相识,她想不起来了,而箫声也并没有因为她的到来而停歇。潇风簌簌,枝叶拂疏。“月儿。”一曲终了,那人放下玉箫,转过身来,清逸如竹下风,不似俗世之流。“你是?”他笑了笑,“在下忘忧,是这忘川的主人。”“忘忧,”她默念着,“忘忧。”“月儿睡这么久,是不是睡茬儿了?”忘忧用箫轻轻敲了一下女子的肩,“走了”“嗯。”她确实没有印象,他应该就是婆婆说的公子。这忘川谷世代为医,到他这一代已经百余年了,他们与世无争,鲜有外出。外界的人也很少光顾,因为忘川从不接待生人。“月儿可还记得何时离开的家?”忘忧突然这样问她,她也摸不着头脑,“去年吧?”“不对。”“那是什么时候?”“我想想,很多年了。”从忘忧的话里看,他似乎很了解她,就像认识了很久的样子。“我们认识吗?”“你叫我一声师父,我就告诉你。”“什么?”“跟你说着玩儿的,很多年前我见过一个姑娘,她和你长得很像。”看来又是认错人了。“那她去哪里了?”忘忧摇了摇头,“大概就是不见了。”翌日,蓝天白云,一只信鸽飞进了忘川,落在了鸽笼上,负责看管信鸽的人取下它脚下的信件转而送了出去。“公子,信。”“拿过来。”忘忧伸手接过信,送信的人就走了。他平淡地将信拆开,从字迹上忘忧就能知晓写信之人,于是忘忧开始读起来。“师兄惠鉴:久不通函,至以为念。近来北方局势大变,圣上龙体每况愈下,更有梨州瘟疫肆虐,朝堂江湖再起波澜。齐越内忧外患,琅环阁首当其冲,理应协助东宫力挽狂澜。月前途径忘川,行程已有耽搁,等来日海晏河清,国泰民安,再与师兄切磋棋艺,品茶赏花。唯一牵绊卿卿,承蒙忘川照拂,愚弟不胜感激。另随信问候,望代以转达。‘卿卿大安,别来无恙?赤日炎炎,万请珍重。云天在望,不尽依依。书短意长,恕不一一。敬请痊安。’静候回谕。苏情手书。七月十三。”落款是一枚工整的印章,朱红的“苏情”二字,写信人身份已不言而喻,此人便是琅环阁中人,同时也是忘忧的同门。忘忧默默看了一眼印章,便将信放置在一旁,而后从书柜最里层翻出来一个木匣,里面都是大大小小的信件,忘忧将这封一并收纳进去。在这旁边还有一个差不多的匣子,只是上了机关锁。,!忘忧起笔写了回信,信中仅有一行小字:“卿卿安好,见信勿念。”“叩叩叩……”门外有人敲门,“公子,婆婆让我来传话……”“何事?”忘忧关上衣柜,于是走到屏风旁,来人并没有走进里间,只隔着屏风在外面回话。“婆婆说,连翘她们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让公子放心。”“去吧!”忘川本没有这么冷清,谷里的好些人都一起出门游玩了。如今谷中来了客人,是要让女孩们回来作伴。“是。”忘忧锁好了衣柜,将钥匙藏在抽屉的夹层,然后拿起写好的信出了门,找到负责信件往来的人说,“送去歧城。”“好的,公子。”几日后,回信送达歧城之时,有位红衣公子正站在凌空的长廊中,信鸽飞跃过翠鸢阁的楼顶,落在苍穹之下的高阁。因为雪山之事,生死门形迹泄露,只好暂时转移,以待日后卷土重来。如今身后人去楼空,翠鸢阁再无生死门,只剩下一个烟花楼。经历此番波折,他正好抽身而退,找到雀奴和册子的下落,然后南下前往忘川……但是,在忘川住了几天后,女子就决定回家去了。她先是向婆婆表明去意,婆婆却想留她住下来,可这里毕竟不是她的家,她只是答应婆婆会再来看她,然后就去找忘忧辞行了。“忘忧,我要回去了。”女子前来辞行时,忘忧正在翻阅着医书,“不多住几日了?”“不了。”“路上小心。”“嗯。”忘忧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没有忧虑,也没有过多的情绪,不悲不喜。女子的行程定在了第二天,忘川安排了船,女子一早收拾好包袱就出发了。船夫手扶着船桨,将船划离了渡口,渡口还站着两个人。“姑娘她……”婆婆担忧道。“忘川太冷清了,她还是:()月是相思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