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第3页)
秦玉霜赶往下溪村的路上,那人始终暗暗跟随,一刻也没敢松懈——
作者有话说:旋子感冒一直没好利索,写一会儿歇一会儿。这几天更新时间可能会晚些。
今天小剧场请假一天,明天再约[化了]
第112章第112章于庆隆不是想……
省城淮安,秦府。
老爷洪远达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洪肖氏被侍女揉着太阳穴,正舒服着呢,看丈夫在那里转个没完,挥挥手示意侍女出去把门关好。
“老爷您就不能坐会儿么?”洪肖氏道,“转得人眼晕。”
“我倒也想坐呢,可你瞧瞧你办的这叫什么事!”
“我办的事怎么了我?我不就是叫人去把寒哥儿给带过来么?哦,就许他们骑到咱们头上拉屎撒尿,就不许我教教他们怎么做小辈?”
“你就那么笃定寒哥儿肯定没怀?”
“那还用说?若是真怀了,干嘛不给咱们送回来?还不是因为没有,心虚,才做出这般行径。什么身为御史,督察一方,代领监军之责,致亲不可全数随行,竟还请出圣旨来,还不是怕咱们识破了他们的伎俩,再叫倔纳妾。”
“可万一是真有了呢?你说你,竟也不跟我商量一番就将人派出去。这万一要是有个好歹,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洪肖氏暗暗皱眉:“有什么好后悔的?这寒哥儿越来越不像话,身为儿夫郎不知帮着公婆规劝自己的夫君,反倒越发行事乖张。若是再任由他们这般行事,以后桓儿眼里还能有咱们吗?”
洪远达说:“可是你硬把寒哥儿弄回来也不行啊。他若是没有身孕还好,若是真有了,那这般做事,桓儿还不更与咱们生分?”
洪肖氏面上全无半分悔色,强势道:“生分什么?还能怎么生分?他如今眼里还有我这个娘么!反正事情已经这样了。他要么回来叫我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么不回来,我就直接抬两房妾到桓儿房里!”
洪远达还是觉得这不是个好法子。
怪只怪自家最出息的孩子竟不是他一手带大的,如今翅膀硬了,也不把他们这做长辈的放在眼里,不然哪用得着这么费心。
却说跟到下溪村的壮汉正是洪肖氏派出来的。这人名叫洪通。上一次他跟着洪桓,但跟丢了,所以只有另想办法。如今跟了秦玉霜,他发现果然没错。
当初他家大少爷跟大少夫郎就是在到了秦家之后认识了于庆隆,这才离开淮通县的。秦玉霜跟于庆隆交好的事现下许多人都知道,这二人必定清楚他家大少爷和大少夫郎在哪。
秦玉霜到了下溪村之后,第一时间赶到方家。他的习惯,不进门先喊人:“隆哥儿!在家吗?我回来了!”
于庆隆抱起杨杨,元思寒抱起小石头,两人本来正在屋里逗孩子玩,闻声下意识起来。但于庆隆按住了元思寒,没叫他出屋:“过了三月之期了,还是注意点比较好。我出去看看,等外人都走了之后你和洪大哥再自由活动吧。”
元思寒闻言点点头,便没有跟出去。
于庆隆拉开大门:“你又带了啥,居然要进来卸车。”
秦玉霜说:“也没啥,就是些布啊线啊,还有吃的。我大哥去南边办差,回来时带了些腊味和干货。还有些上好的新茶和一些特别可爱的小罐子跟砂锅。你常弄些吃的,我就给你和正哥儿都带了几个,秋哥儿也有。”
于庆隆看到送秦玉霜过来的人是秦家二哥,这会儿正跟方戍说话呢。他没看到其他异常,便看着秦家的家丁将东西卸完之后去请秦二哥进屋坐会儿。
秦家二哥没有,说还有事在身,要赶回镇上了。
于庆隆知道这人是打算在镇上住一宿再回,也没多问什么。
等人都走了元思寒才从屋里出来,抱着小石头。洪桓就在他身边,问道:“霜哥儿,我父亲母亲有没有派人去你家里打听我和寒儿的消息?”
秦玉霜说:“有。不过是好几天前的事了。我听我娘说洪伯母派人来问过。我娘也没直接说我在哪,只说我二哥送我去了亲戚家中玩,需得过些日子回来。”
于庆隆听到这里便道:“看来洪伯母还是要确认一番才肯信。”
元思寒露出不安的神色:“可是万岁爷既然已明示他们不得远行,父亲母亲不能来,他们应该不敢偷偷过来吧。”
于庆隆说:“我想应该不会。但是派人过来确认一番估计是没问题的。元阿兄你往后便先不要独自一人在村里走动。反正洪大哥在,你要么同他出行,要么同我出行,待过了这段时间再说吧。”
洪桓说:“隆哥儿说的对,这段时间寒儿你先不要独自出门。”
元思寒下意识摸摸小腹:“好的,我一定注意。”
现在没有什么比保护好自己和孩子更要紧。他是无论如何不想在养胎时回公婆身边,那实在是太压抑。他没回去他都可以想见,若是真到了二老身边,补胎药是让喝就得喝,朋友是想见也不能见,一切都要听从长辈的,不听就是不孝不敬。
以往就是这般行事,若是知他有身孕,定然会变本加利。
元思寒一天都没出大门。
洪通弄了个稻草盖子,将自己藏好。离着颇远的距离看着方家的动静,但是他一直也没等到他想等的人。
直到天色将暗,他才看到秦玉霜出来。他看到秦玉霜去了另一户人家,之后就一直没出门。
于是入夜之后他又折返,就在秦玉霜之前去的人家门外,他听着里面的说话声,确信自己听到了他家大少爷和少夫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