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090(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至于茶,试试做奶茶,也弄简易版的。加糖把红茶叶炒炒再加水煮上,里头加牛奶。

至于里面的芋圆,糯米粉加南瓜泥搓成圆子,或者用红糖水来揉糯米粉再搓圆子,应该也可以。

如果没人买账,那也没办法。他能想到的来快钱又合法的真就只有做吃的这一项了。而上述这两样大多数年轻人一般都很难拒绝。

虽然它的成本很高,卖也只能卖有钱的年轻人,但赚快钱,赚的也就是这波人的钱。

第二天于庆隆便叫方戍一早去武胜家看看武胜在没在家,确定武胜在镇上没回来,他们就直接坐家里等。等牛权带人过来,他们坐上马车便去了镇上。

曹阔一点也不意外他们会来的样子,照旧让人给搬来两把椅子。

于庆隆把烤盘图往曹阔那一交,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曹大人,草民夫夫二人能想到的来快钱,来干净的快钱的法子只有这个了。”于庆隆说,“在县城里开上一家茶点铺。”

“奶茶和蛋挞?”曹阔看着这有点陌生的名字,“你说的奶茶可是茶水和牛羊奶一起煮,再加些盐巴的茶?本官在北疆倒见过那里的牧民这样喝。”

“有些类似,但又不尽相同。草民说的奶茶不加盐,加的是糖。而且里面还有糯米圆子,咬起来软糯弹爽。还可以加上红豆,或者煮熟的糯米粒和果仁等。”

“那另一个又是什么东西?还有这是什么?”一堆圈圈的方形图,愣是看不出它是个什么东西。

“这东西是草民夫夫二人想的烤盘,用来烤蛋挞用的。至于做这个蛋挞,要有荤油、鸡蛋、白糖、牛乳、面粉。”

“你说的这些除了面粉价格尚可接受,其他皆所费不菲。这东西做出来怕是只有权贵和富商才吃得起。”

“本来要赚快钱也不能赚老百姓的。大把的钱都在这些权贵和富商手里。他们便是随便来买点,也能帮助不少老百姓。”

郭恒安既然敢说雪衣豆沙一盘就卖一两银,那显然县里就是有不少人有这样的消费能力。

曹阔多少有点失望。他以为会有什么更好的主意。

这两样东西听起来都无甚新奇,味道不就是跟寻常的甜点差不多?这能卖得好?

他不由问道:“就没有更好的法子?”

于庆隆说:“没有了。草民先前倒是改良过书笈,还有装文房四宝的木筒,拿到县里卖。不过这东西毕竟是买一个便可用多年,不会常有人买。可食物却非如此。”

曹阔道:“可这样一来便要在县城里弄个铺面。”

于庆隆说:“倒也并非一定要弄个铺面。若是县城中正好有栖霞镇官府名下的铺面,那用上最好。可若是没有,便可将这点心跟奶茶放在大些的酒楼中卖。那里是富人常去的地方,卖得会更快,传得也快。”

“可这样一来酒楼总要有些抽头。”

“有抽头,也总好过赚不到钱。若是一点利都不让出来,只怕也难以为继。”

其实这办法也不过是把他将来可能赚到的利润给让出来罢了。

但能帮助苦难的人做些好事,总还算有意义。

方戍这时道:“其他也未必就一定要给抽头。或许可以给许卖的酒楼一些名义上的补偿,如以县衙的名义送一块慈善牌匾,或约定好县城里的库银充裕些时,减免一些这酒楼里的税银。现下是特殊时期,库银不足。可熬过了这段时间,总还会有盈余的时候。”

曹阔觉得这倒也是个主意。

主要是也真是没什么更好的来钱快的方法了。

他手底下的人连进山打猎卖肉卖皮子的念头都有过,可打猎哪是那么容易打的?这个时候该躲起来的动物早都躲起来了。

“若是本官说能在县城里弄个铺面,你们二人觉得是铺面里卖好还是酒楼里卖好?”

“先在酒楼里卖。”方戍说,“再转到官府名下的铺子里。”

“怎么讲?”

“酒楼里每天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客人,卖出的机会更高些。待知道这茶点的人多了之后转到铺面卖,只买这两样即可。此二物皆为小食甜点,可作午茶,亦可招待客人用。在铺面里卖更方便,同时也可找个伙计在铺子外喊话,凡卖出一碗奶茶或者一份蛋挞,都可将其收入捐给那些受了灾的灾民。此乃善举,相信还是会有人愿意的。”

“……”

于庆隆怪异地看着方戍。这消费便能捐助的活动,这不是某宝跟某团常见的活动么?方戍咋想出来的?!

曹阔也有些意外。

他一直觉得于庆隆才是关键。这方戍说话的时候极少。可现下看来这人的想法也有趣得很。

于庆隆说:“曹大人,草民的夫君真正说到了妙处。若是能在门外弄个红榜,将行善之人的名字记在上面,或效果更好。”

谁做了好事不想被人知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