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1页)
沈言安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猛地回神,转头看向小护士。
“我妈?”她心头倏地一紧,几乎是瞬间站了起来,语气急促,“她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先前,为了彻底的安全和更方便的照顾,她动用权限,将一直靠维生系统维持、半身瘫痪的母亲孙惠,从黎家旗下的高级疗养院转到了这家九处直属医院的特护病房。
虽然黎老爷子那边值得信任,医疗条件也是顶级的,但那里毕竟人多眼杂,不如这里清净隐秘,让她能够完全安心。
小护士被她突然激动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摆着手解释:“啊,不是不是!您别紧张!孙阿姨没事,她好好的呢,各项指标都很平稳!”
沈言安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但依旧蹙着眉:“那你找我是?”
小护士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解释道:“是这样的。刚才我们几个护士在楼下护士站交班的时候,聊到晚上急诊这边送来一位重伤的特战队员,动静还挺大的,又是直升机又是专家会诊的……孙阿姨当时还没睡,刚好听见了我们聊天。”
小护士顿了顿,继续说:“她知道我们这家医院比较特殊,平时很少会接诊这么紧急危重的病人,又听我们说伤者是九处的人送来的,她就有点担心是不是您出了什么事。她虽然行动不便,但意识很清醒,就跟我们描述了一下您的样子,拜托我忙完了就下来看看,确认一下是不是您在这里……”
听着小护士轻柔的叙述,沈言安怔住了。
刚才面对爆炸的生死瞬间,她没有慌;看着陈真浑身是血地倒下,她强迫自己冷静施救;在抢救室外漫长的等待中,她也没有掉一滴泪。可此时此刻,听到时刻挂念着自己的母亲……
那股一直被她用理智和坚韧强行压制在心底最深处的疲惫、后怕、自责,以及对陈真的担忧和愧疚,混杂着对母亲无声却深沉的爱的感动和酸楚,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她所有的心理防线,猛地涌上了眼眶。
鼻子一酸,视线霎时模糊。
沈言安猛地转过身,背对着小护士和走廊里若有若无的视线,抬手飞快地擦掉了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
再转回来时,她的脸上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平静。
她对着小护士点点头,语气尽量放得平稳:“谢谢你告诉我。我上去看看她。”
姑姥姥
与楼下急诊和抢救室外那种几乎凝固的紧张气氛不同,楼上的特护病区显得格外安静。
特护病房的门是特制的,隔音效果极好。小护士轻轻推开门,侧身让沈言安进去,随后体贴地带上了门。
病房宽敞明亮,布置得更像一个温馨的单间公寓,只是墙边多了些精密的医疗仪器,发出规律的、细微的嘀嗒声。
孙惠半靠在床上,脸色因为久病而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亮,此刻正一眨不眨地望着门口,看到沈言安安然无恙的走进来,那眼神里瞬间涌上一丝如释重负。
“言安!”
“妈。”沈言安快步走到床边,俯身握住母亲露在被子外面的手。
孙惠的目光快速地将女儿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确认她是否真的毫发无伤。
“你这孩子,”孙惠轻轻叹了口气,带着后怕的语气,“刚才听护士说楼下送来个重伤员,是黎家人,我这心啊,就一直悬着,生怕是你出了什么事。”
沈言安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妈,我没事,好好的呢。您别担心。”
见状,孙惠也不再追问,只是心疼地看着她,转移了话题:“你在黎家还好吧?那边的人,没有欺负你吧?”
提到黎家,沈言安轻轻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
“还好,黎老爷子对我不错。只是……”她抬眼看向母亲,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妈,您知道,我当初嫁进黎家,跟黎老爷子有过一个约定。要么,我能怀上黎妄的孩子;要么,我能让他醒过来。”
孙惠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里满是心疼。
“怀上一个植物人的孩子……这也太难为我了。所以我更倾向于后者,想办法让他尽快醒过来。”
沈言安颇为费解地继续说道:“可是,他的情况非常奇怪。我仔细研究过他所有的检测报告和脑部扫描结果,他的身体机能和大脑活动迹象,都表明他此时的状态应该是清醒的,至少也该有苏醒的迹象。可事实上,他就是昏迷不醒。”
这种矛盾的状态,让她这个精通医理的人也感到棘手。
孙惠沉吟片刻,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言安,要不……你去请你姑姥姥出山试试?”
“姑姥姥?”沈言安微微一怔。
小时候,她就常听家里长辈说起这位姑姥姥的传奇事迹。
据说姑姥姥年轻时性情古怪,不喜拘束,早早就离家四处游历,学得一身惊世骇俗的本事,尤其是在医道和一些奇门遁甲上,造诣极深。
后来姑姥姥年纪渐长,想找个传人,可惜家族里的年轻一辈,要么资质平平,要么心性不定,没一个能入她法眼的。
直到遇到了年幼的沈言安,聪明伶俐,一点就透,而且性子沉稳坚韧,颇有她当年的风范,姑姥姥才眼前一亮,将自己一身所学,尤其是压箱底的医术,倾囊相授。沈言安能有如今的医术成就,可以说姑姥姥是她真正的引路人和恩师。
只是……
沈言安无奈地扶额:“妈,您忘了?姑姥姥自从十年前说要去寻访什么上古遗迹,早就离开京城,游山玩水去了。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我上哪儿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