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走在正路上(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反观玄砚是最冷静的。

有过几次经验的沈知意知道这样的沉默代表着“在思考”,没有一口回绝说明还有机会!

她从旁边的矮小的茅草屋里搬出有些旧的凳子,先是递给玄砚,示意般地看向陆镜白那边,随后另一条凳子送到村长身边,无声地指了指屋子的方向,得到点头这才离开。

沈知意回到屋内开始今天的观察日记,即便不看瓦罐底下用烧火棍所写的标记,她也能分清楚这里的幼苗批次。

在外人看来枯燥的事,却是沈知意日常工作内容。

把控土壤水分和阳光,助力于作物长得更好,培育优种,提高产量。

如今在这简陋的屋内,没有精密的仪器设备,只能凭着五感观察,反而让她更加感叹在科学未进步之前的改良是多么伟大的智慧结晶。

只是从未想过,自己会经历其中,好在她还有学来的种种经验和方法。

“沈姑娘。”玄砚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沈知意也从观察状态恢复过来,她问道:“是陆大人找我?”

“是的,公子请您过去。”玄砚回答。

“好咧,马上来!”沈知意朝外喊道,小心避开地上各式各样的瓦罐,一出房门就快步而走,还未走进就先出声,“陆大人,您觉得我的话有道理吗?”

“确实有理。”陆镜白缓缓道,“可姑娘又如何保证能摸清它们的习性?若是交给别的村种植就能成功呢?要是失败,地就会荒废一段时日。且还不知长成需要多久……”

“所以要让愿意试的人先试!”沈知意认真道,“就像我们村最开始没有人愿意种辣椒,后来家家户户都愿意种了,不就是很好的开始吗?”

“大人您也看到那些长出的新苗,它们看起来多,实际根本提供不了整个村子用荒地种植,所以就找愿意去试的那部分。以一个人开始,再带动整个村子。”沈知意说到这,不由变得激动起来,“这个村子里没人愿意,那就下个村子里找,总能找到!”

要允许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

“至于如何摸清它们的习性,确实有很多未知情况在其中,不过有辣椒在前,大致是有方向的。”沈知意认真说道。

陆镜白迎上沈知意那坚定不移的目光,仿佛有什么东西于心间萌芽,生出万般豪气,不再惧怕前路忐忑。

“好。”陆镜白激动应答,随即发现自己失态,默默松开握紧的拳头,“总要有人先去试,才能知道结果!”

见陆镜白想摆明,沈知意趁热打铁道:“那大人是同意我的想法了?”

“沈姑娘具体打算怎么做?”陆镜白问道。

“种子对土壤有些许要求,得去看了才知道选择哪块,最好在开好的荒地里选。可下月又会变寒,还不知具体什么情况,也不便贸然移植,不如趁着……”沈知意的话还没说完,陆镜白接话道:“先挑选出能移植的荒地。”

“对,就是这样。”沈知意应道。

陆镜白犹豫片刻,才道:“沈姑娘并非衙门人员,本官自是不便告知各村开荒情况。只是恰巧这几日,本官要去各村查看……”

听到这话的玄砚微愣,他也是刚刚知道自家公子有这样的打算,迅速在脑子里做出相关安排。

“我明白!保证不会耽误大人去各村查看的大事!”沈知意立刻保证道,只需之后去问玄砚小哥就能得知具体事宜,就不在这里特意询问了。

陆镜白见沈知意不说话,莫名期盼着对方能再说些什么,随即又觉得这个念头过于古怪,从今晨到这晌午,自己仿佛成了姜太公的鱼,一步步走到这里。

明明是被算计,陆镜白却不觉反感,这也是他想不通的事情。

与此同时村长注意到在院外探头探脑的身影,又看了看天色,这才恍然大悟,忙道:“这都晌午了,陆大人你……”

“李村长不必如此客气,我本想辞行,回县衙还有事要办,怎敢在此多留。”陆镜白满脸严肃地说道,边说边往外走。

不仅玄砚跟在后面,沈知意也跟了上去,边跟边和玄砚打听时辰,得知具体时辰后,这才热情地送他们离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