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第4页)
这种情况在正常战役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白行迟被士兵们牢牢护在大部队后方休整,看完了全程。
他不得不承认,夏行此人,是天生的将才。
每个将领的作战和指挥习惯是不一样的。
有的将领喜欢与士兵一起,冲杀在第一线。
士兵看主将带头拼命,便会如虎添翼,士气大涨,短兵相接时往往能凭着一股子悍勇撕开缺口。
但也容易因主帅过于靠前而陷入险境。
也有的将领喜欢坐镇大后方,运筹帷幄。
他们也上战场,但压阵在后,轻易不冲在最前线,不沾血污,却能眼观全局,再通过传令兵调动千军万马。
只是主将能力再强,也难以看见前线士兵眼里的生死,有时难免失了些临场的锐劲。
还有的将领喜欢待在营帐中,连战场都不上,全靠斥候汇报前线战况,然后做出调度。
另有一类将领,擅长以“谋”制敌。
比如敌军在阵前叫骂挑衅,他却在帐中慢条斯理地擦拭佩剑,听着斥候报来的军情,半晌才丢出一句“再等等”。
直到敌军的锐气泄得差不多,阵型露出破绽之时,他才会掷出令箭。
这般沉稳能避过不少陷阱,可若拿捏不好时机,也容易错失战机。
战场之中,“谋”之一字,可利可弊。
用得好便是“擅谋”,用得不好,便是“自作聪明”。
说到底,战场如棋局,有的将领是执子冲锋的卒,有的是运筹全盘的帅,有的是审时度势的相,各有各的章法。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都要落到“取胜”二字上。
没有哪一种是好的,也没有哪一种是坏的。
白行迟觉得,夏行便是那种“能打胜仗的将”。
他并不拘泥于某种风格或方式,也不在乎他人的指指点点。
而是以强硬的姿态快速让所有人信服,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节奏,步步为营,最终拿下胜利。
——从他在此战中的种种表现便可见一斑。
看到这次援军的主将是夏行,白行迟只觉得这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此子未来不可限量。
这一边。
没能顺利审问俘虏,虽让林夏心郁闷,但只有那么一小会儿。
当她回过头,看见正在专注看着自己的白行迟时,这点郁闷便一扫而空了。
随即心中充盈起一股巨大的喜悦。
白行迟,我终于找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