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私会(第3页)
头一回见他时,跪在他脚边为兄长求情的压迫感,如潮水上涨被翻卷出来。天气是凉快的,但她感觉到后背密密地出了细汗。
春杏停在屏风前,行了蹲礼:“多谢世子解围。”
屏风外那人颔首,声音沉冷:“无妨,坐吧。”
一旁有茶床和玫瑰椅,春杏坐下来,雀儿给她倒了杯茶。
茶汤味苦,她捏着手中的建盏,小口抿着。
她拿不准,对方是因为崔贵妃为他们牵线而略施好意,还是因为上一辈的情谊。
所以她等着眼前上位者发话。
自跟着春杏,雀儿还没见过她这样紧张,她看见娘子手指捏的发白,暗自惊心。
又过了片刻,兰世子终于开口:
“我生母与令堂情同姐妹,如今两人都不在了。祝娘子若再有人刁难,可与我说。”
这当然是一句客气话。
但春杏察觉到了一丝刻意。
崔贵妃那句“紧着侄女儿挑”,不代表就没有先与兰世子通气。
这样补上一句,像是亮明非挟恩图报之意。
春杏心中涌上一股暖流,她压着发颤的嗓音,又喝了一口茶,才勉强恢复常态:“好,多谢兰世子。”
话到此处,两人都不再言语。
雀儿和小满亦各自安静忙碌着,烧水,沏茶,换盏。
春杏心下稍定,她看着不远处若有似无的注目,很快明白了兰世子的用意。
隔开一个跋扈的沈三娘,还有张三娘李三娘。
他们欺负的,是没有完全被肯定身份的祝鸣漪,也是远在边疆、散尽家财,曾被官家猜忌的祝将军。
兰世子只是与春杏,在人来人往处,隔着屏风坐了一炷香的功夫。
是兰世子为春杏撑腰,是兰家对春杏身份的认可,亦是循王对祝将军的示好。
将来若是与兰家结为秦晋,更是官家对祝家的宽宥。
崔贵妃为她与兰世子牵线,自然是官家默许的,她前头竟然没有想到这一层。
这婚事其实没什么旁的余地。
时候差不多了,兰世子起身道:“祝娘子安坐,在下有事,先回寮署。”
春杏连忙跟着起身行礼。
回去的路上,春杏一言不发,托着腮看外面。
朱姨娘大气都不敢出,终于挨到回府,忙不迭地跳下牛车。
春杏冷笑:“朱姨娘这时候动作倒是快了,方才在花圃,怎么许久等不到您?”
朱姨娘陪着笑道:“大娘子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本来要走的,又看见一盆喜欢的,耽搁了……你与沈三有龃龉,也不好歪怪在我身上吧?”
春杏在小院中的石凳上悠悠坐下:“哦,这样么。那朱姨娘腕上的金臂钏,哪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