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Dont do it(第5页)
我好像是其中几个奖项的评委,在此我郑重宣布,我会投出我的那一票。”
罗斯的采访刊登后,美洲文学界顿时沸腾了。
这老哥的脾气可称不上好,然而地位高到没边儿,往常大家都是捏着鼻子听他骂人,哪成想他还有这种盛赞新人的时候?
所以,尽管这事儿根本没出圈,就在文学界里轰隆隆的震荡,可还是给方星河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继日韩文学界之后,方作家再次征服傲慢的美国文学界!
好吧,收敛点,一篇杂文就讲征服,实在有点过了。
不过他确确实实已经被美国文学界彻底认可,圈里视他为超级天才,圈外视他为正统作家。
那些经常能写出畅销书的跨界名人?少来碰瓷!
美国当前最有影响力最顶尖的公共知识分子、评论家和家,苏珊·桑塔格,马上跟进,力挺方星河。
“《中国意识》的现实意义、学术意义、交流意义远远超过今年的所有文章,考虑到时代因素和美国人的傲慢,我认为在最起码10年之内,不会有比这更新颖的视角出现。
毫无疑问,方星河是本世纪世界文坛最大的惊喜,如果他继续这样写下去,我甚至愿意相信,整个21世纪都是他的!
如果你怀疑我的话,那么不妨亲自去找找看——限制他更进一步的文学短板到底是什么?!”
那些最爱在鸡蛋里挑骨头的批评家们真的去找了。
然后一个接一个的傻眼。
卧槽!
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这屌毛孩子怎么是个圆?!
六边形战士终归还有边,方星河倒好,圆咕隆咚的一大坨,不管从哪个维度看,都没有丝毫短板。
文学界肯定没服,文无第一,在哪个国家都适用。
但文学评论界消停得很,暂时,没有任何一个真正有份量的大咖站出来批评方哥。
美国非裔文学的旗帜和精神领袖托尼·莫里森甚至直言:“以SR的年龄,《中国意识》一文已经是默认的满分。
不会更高,也不可能更高——除非他自己再写一篇新文章。
伙计们,别试图挑这篇文章的刺了,最起码在文学层面上,Dontdoit。”
非常意外的,Dontdoit,忽然成为了本次事件的热门流行语。
报纸上、网络里、电台中,到处都有人在提醒Dontdoit。
其含义从最开始的简简单单,逐渐演变成“别去惹方星河”。
文学评论界因此产生一大共识——不要不自量力的去找方星河的麻烦,你们办不到。
至此,影响力最小但格调最高的文学界内部,只剩下一种声音。
夸,给我疯狂的夸!
北美如此,日韩亦然,英法德意,处处惊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