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3章 呛人的烟味72k(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个方法,有什么问题?”丁院土问道,“功耗巨大,而且无法解决微波束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大气环境的干扰。”何泰寧说道,“第二种,是利用相控阵天线,通过算法,实时调整微波束的相位和强度,来適应大气环境的变化。”

“这个方法,又有什么问题?”丁院士继续问道,“算法太复杂,计算量太大,而且,它只能被动地去適应变化,无法预测未来的变化。”何泰寧说道。

丁院士听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何泰寧说的,都是实话。

“泰寧,你说的,都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丁院士说道,“那我们,换一个思路。”

“我们都陷入了同一个思维定式,那就是试图控制一束强大的、单一的微波束,让它精確地从a点到达b点。无论是用刚性结构,还是用算法调整,本质上都是在给这束能量套上韁绳。”

何泰寧微微点头,他明白这个比喻。

“但如果我们放弃这种控制思维呢?”丁院士转过身,看著何泰寧的眼睛,声音里充满了启发性,“如果我们的能量束,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无数个低功率、独立、且具备自我修正能力的微波粒子束所组成呢?”

何泰寧猛然一震,这个想法完全顛覆了他过去所有的研究方向。

他皱眉思索,立即提出了疑问:“老师,您是说用微波束集群?那如何確保它们最终能匯聚到地面接收站?难道不会互相干扰,在太空中形成一片混沌的能量场吗?”

“这就是核心。”

“不过具体的嘛———·得加入我们的团队后,我才能给你详细解释。”

丁院士心里乐开了,这么重要的內容我才不可能泄密。这小子,当初出国硬要打欠条,现在想白我的机密?没门!我可是为国家把关的老同志,原则问题绝对不能含糊。

何泰寧愣在原地,嘴巴微张,一个巨大的“?”號在他的脑海中盘旋。

刚才还是一场严肃的学术研討,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场面试?老师这变得也太快了,简直是川剧变脸。

他看著丁院土那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心里哭笑不得。这哪是考他,分明是吊胃口!

一旁的卫宏见状,立刻心领神会,他笑著打圆场:“何博土,你也別怪丁院土,我们这项目保密级別很高,不能隨便透露。”

“但你也看到了,我们现在正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你在国外遇到的瓶颈,就是我们正在攻克的方向,而我们有最好的资源,最强的团队。”

“而且,”卫宏看了一眼丁院士,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说道:“我们团队有一位高手。”

“高手?”

何泰寧看向丁院士,丁院士配合地点点头:“你进组后自然能见到。”

何泰寧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他知道丁院士和卫宏不会无的放矢,他们所说的高手,绝对不是一般人。

难道,是龙科院的哪位老前辈?

“老师,我—我加入!”

丁院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来何泰寧,终於找到了,回家的路。

“对了,你要不要回霓虹收拾东西?”

何泰寧不好意思地一笑:“老师您给我说多带点行李,所以我把能带上的就带上了,我在霓虹那边,也没有多少东西了。”

丁院士看著他默默点头。

果然,理工科的孩子都没多少行李,有的只是清一色的格子衬衫。

一个月后。

nasa的威廉此时正在加州,前往某地的车上,他拿起电话,顺手给联合实验室的莱昂打去了。

“莱昂,是我,威廉,我不需要听客套话,直接告诉我,项目进展怎么样了?nasa的投资已经到位,我们需要看到成果,按照新计划,我们必须在一年內实现太空能量传输的初步验证,这个目標能达成吗?”

电话另一头,莱昂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清了清嗓子,儘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威廉先生,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团队自前士气高涨,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关於您提出的一年计划,我们有信心能够—”

“莱昂,我不是在听你的决心。”

威廉直接打断了他,语气变得更加严厉:“我要听的是数据,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是为了看到技术上的突破,而不是廉价的口號,上次我提出的清退非国籍人员的要求,你执行了吗?”

莱昂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这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是的,威廉先生,我们已经严格执行了您的指示,实验室內部人员已经完成了第一轮清查。”莱昂回答道,声音有些乾涩。

“目前有个龙国人走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