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教材也很为难72k(第1页)
第268章教材也很为难!(7。2k)
“周教授,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指令,手动控制、远程重启、紧急解锁都没有任何反应。”一名航天技术总院实验室的工程师焦急地匯报导。
周宇没有说话,他的目光锁定在屏幕上机器人八只机械腿的画面。
在他的设计中,这八只腿都採用了最先进的柔性仿生关节,可以在太空中进行最复杂的抓取和组装任务。
但现在,这些腿造型各异,就跟从克苏鲁神话中走出来的似的,看了会让人做噩梦那种。
这八只腿都採用了最先进的柔性仿生关节,能够在真空中进行最精细、最复杂的抓取和组装任务,它们本该是月球基地建设的基石,而不是现在这副失控的模样。
“关节扭矩实时监测数据呢?还有,热成像报告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数据全部调出来,我要看原始数据流。”
“周教授,数据在这里。”工程师迅速调出数据,屏幕被密密麻麻的曲线和数字覆盖“所有关节的扭矩在发出最后一次动作指令后,都瞬间升到设计上限,然后就”
完全归零了。”
“热成像显示,所有驱动电机都处於极低能耗的待机状態,並没有过载的跡象,imu
数据也同样诡异,机器人最后记录的姿態是完全静止的,姿態解算模块却一直在输出微小的、无规律的抖动。”
周宇眉头紧锁,这太反常了。
关节扭矩瞬间飆升至上限,通常意味著外部阻力过大,或者內部机构卡死。”
“如果真是这样,电机理应过载发热,热成像报告却显示它们是冷的,imu的微小抖动更让人费解,这不像是机械故障,更像是某种错误的姿態解算。
“傅教授呢?”周宇突然问道。这个项目是他们两人共同负责的。
他主攻结构和控制算法,而傅教授则负责月球环境下的材料和智能装配程序,这个机器人正在执行的任务,正是由傅教授编写的复杂装配程序。
工程师的脸上露出一丝为难:“傅教授——-他那边学校的事比较忙,耽误了一会儿,说马上就到。”
他点点头,將目光再次投向屏幕,开始一帧一帧地回放机器人最后一段视频。
视频里,机器人正在將一个模擬的巨大的月壤基体结构吊装到指定位置。
这个结构是一个复杂的蜂窝状碳纤维模块,在前期测试时,所有步骤都堪称完美,视频中,八只机械腿协同作业,动作流畅而精准。
“然而就在吊装的最后阶段,当基体模块即將与地面预埋的锚固点对接时,机器人突然停顿了一下,紧接著,八只机械腿像是抽搐一般,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扭曲,最终定格在现在这种诡异的姿態。
“暂停!放大这里。”周宇指著画面中的一个细节。
工程师放大后,屏幕上显示出基体模块底部的一个锚固卡扣,就在机器人停顿的瞬间,这个卡扣微微颤动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復了正常。
“再往前,回放三秒,慢速播放。”
视频再次回放。
三秒钟前,机器人正在调整姿態,准备最后的对接,八只机械腿各自调整著角度和高度。周宇的眼晴像扫描仪一样,捕捉著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停!傅教授来了。”工程师提醒道。
傅明,这位以机器人製造闻名业界的资深教授,步履匆匆地走进实验室,脸上带著一丝歉意。
“不好意思,学校那边有个紧急情况,怎么样了?情况很糟吗?”
“机器人完全离线,所有控制指令都无效,我们怀疑是结构卡死,但数据上又完全对不上。”
傅明看向屏幕,画面定格在机器人最后的诡异姿態上。
他皱起了眉头,这是他设计的装配序列,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每一个步骤的逻辑。
“这不应该啊,”傅明自言自语道,“我设计的装配序列是经过了上万次模擬的,所有的受力分析、姿態调整,都考虑了月球的低重力环境和月壤的颗粒特性,除非—·除非有什么我没有考虑到的外部干扰。”
“外部干扰?”周宇重复道,他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你说,会不会是,月尘?”